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旅游管理 > 旅游凝视视角下的王家峪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

旅游凝视视角下的王家峪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0-10-17 22:06|论文栏目:旅游管理|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01017,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0-10-1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旅游管理文章《旅游凝视视角下的王家峪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红色旅游的特征之一是具有政府主导性。所以在众多旅游中,政府凝视在建构中的作用力更强烈,或者说政府凝视很大程度地决定了红色旅游地建构的好与坏,因此政府凝视是旅游地建构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梳理政府在旅游开发、旅游景区管理以及旅游景点经营等方面的态度与行为,剖析其中所投射出的政府意志与主张,然后分析出政府凝视在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力。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在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是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一些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区看中了其中的开发价值,开始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从 2004 年开始至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一共出台实施了三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促使全国的红色旅游地形成了不小的规模。2018 年 6 月,山西省印发了太行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红色旅游在太行板块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红色旅游的政策支持,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区开始积极开发旅游产业。在众多旧址中,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游览活动逐渐丰富,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发展成为较成熟的红色旅游景区。它的成功是由不同主体共同作用下导致的,本文运用“旅游凝视”这一分析工具深层次研究王家峪旅游地的建构过程,从不同主体凝视的视角下分析该主体在建构中起到的作用力。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本文,先论述王家峪红色旅游地的发展过程,再以“旅游凝视”作为分析工具,从游客、当地人、政府的角度出发,分析它们在不同阶段中如何推动旅游地的建构,给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的开发提供参考价值。(1)理论意义:第一,通过对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过程的研究,分析背后推动的作用力,完善相关红色旅游研究内容。第二,运用“旅游凝视”来研究旅游地的建构过程,不仅丰富了红色旅游研究视角,也扩大了“旅游凝视”理论的应用范围,为“旅游凝视”理论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2)实践意义:本文以王家峪作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凝视”作为理论分析工具,研究王家峪从村落如何建构成为一个较成熟的红色旅游地,分析每个主体凝视所起到的作用力,为其它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价值。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根据研究涉及到的内容,梳理相关主体和理论的文献综述。第三章描述王家峪从村落到红色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从中梳理游客、当地人和政府三个主体在每个阶段的行为和表现。第四章分析游客凝视在王家峪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力。第五章分析政府凝视在王家峪旅游地建构中的表现与作用力。第六章分析当地人凝视在王家峪旅游地建构中的表现与作用力,重点探讨旅游业参与者的形成原因和作用。第七章总结王家峪旅游地的建构中政府凝视、游客凝视与当地人凝视三者之间不同阶段的逻辑关系。

  第二章 王家峪红色旅游地的发展过程概述

  2.1 王家峪和红色旅游地概况
  王家峪立村于 1700 年前西晋时期。它的发展过程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奴隶皇帝——石勒有关,它的村名也和石勒有关,这里曾经留下过石勒踪迹,留待史学家考证。村名带姓氏字头的诸如李家庄、王家庄之类,一般都和姓氏有关,而王家峪村则不是这样,它的得名颇具传奇色彩。再说一般名字带“峪”的村庄,都是因为村庄位于山谷地带而得名,王家峪村也不例外,在太行山西麓一个狭长的山谷沟壑里,占据了一个坐东朝西的好地方。这个好地方不只是古代的村民相中了,也被一个王爷相中了。这位王爷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羯族领袖赵王石勒。当然,石勒成为赵王没多久,就在下属的鼓动下登基称帝,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后赵帝国,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石勒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奴隶到皇帝的人,是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史称赵明帝。他是上党武乡人,以家乡为基地,四处征战,在十六国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纷乱时代,打下了大片疆域,成就了一番王霸之业。当时王家峪建村时,还不叫王家峪这个名字,而是叫鱼庄湾。因为这里山环水绕,风景优美,最美的地方是一处水潭,方圆足有数百亩,中心有一个湖心岛,形状像一条鱼,所以此地得名为鱼庄湾。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早先大量迁入中原地区的游牧民族趁机举兵,各自割据。奴隶出身的石勒自幼相貌奇异,且勇猛过人,颇有胆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显露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作战能力。他靠着十八个骑兵勇士起家,一路征战,一路杀伐,直到建立起了后赵帝国。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少数的贤明君主,他胸襟开阔,推行汉文化,采用汉朝选官制度和办学培养人才,制定了考试选拔人才制度,此项制度成为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开端。当时石勒称赵王屯兵襄垣城底村时,有一次带领随行人员来到了距离城底村不远的鱼庄湾。他看到这里山青水秀,树木葱茏,风景优美,遂决定在这里建立行宫。王爷有令,属下莫敢不从。很快,在幕僚的谋划下,选取能工巧匠,开始兴建行宫,鱼庄湾就成为了赵王石勒的后花园,从此就有了村庄的雏形。后来,石勒征战四方,平息各路军阀割据势力,建立帝国,并迁都邯郸,这处战时修建的行宫也就随之废弃,有村民开始在此居住繁衍。为了怀念石勒,人们便将村名改为“王家峪”,意思是这里是赵王住过的地方,又因为村庄位于山谷口,所以名字就叫做“王家峪”。所以,村名和姓王没有一点关系。千年的地理地质变化,传说中的湖泊、岛屿早已不见踪影,依稀能让人想起村名和石勒相关的,也许就是村中的一座赵王庙和一处名为寨湾的地名了。如今王家峪村位于长治市武乡县韩北乡西部,距离武乡县 30.1 公里。方位如图 3.1 所示。全村总面积 3.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500 亩,全村 181 户,579 口人,党员 49 名。该村村域交通条件便利,县红色旅游专线穿村而过,公共基础设施完善,镇域内水、电、路、通讯等网络畅通,现有农家乐 6 家, 户户通道路率达到 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8%;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学前幼儿入园,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 80%,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 95%以上,王家峪村先后荣获“先进村、市级平安村、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中共中央北方局王家峪旧址位于王家峪北窑科,坐北朝南,对外保密番号是“香港”部。占地面积 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50 平方米。1939 年 10 月 11 日,中共中央北方局随八路军总部进驻,1940 年 6 月 27 日,又随总部返迁与砖壁隔沟相望的堙里村。在此,杨尚昆、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罗瑞卿、朱瑞、刘锡武、李大章等北方局领导人,领导华北地方党,配合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坚决地执行了党的放手发展与深入巩固的方针,为创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通过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王家峪村红色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王家峪村发展红色旅游又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该村是全国 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作为发展乡村红色旅游的一个典范来打造,这为王家峪村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
 王家峪的地理位置
  2.2 王家峪红色旅游起源
  抗战初期,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迅速增兵五十万来华,狂叫二至三个月灭亡中国。在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全面抗战路线和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引下,勇敢地挺进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创造了根据地,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1937 年 8 月 25 日,总司令部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治委员(初称政训主任,十月改称政治委员,下同) 罗荣桓,副政委肖华,辖 22 个团;第一二零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治委员关向应,副政委甘泗淇,参谋长周士弟,辖 32 个团;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治委员张浩(1938 年 1 月由邓小平接任),副政委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辖 39 个团;晋察冀军区辖 33 个团;山东总队辖 24 个团;二纵队兼冀鲁豫军区辖 8 个团;八路军总计辖 158 个团,近 40 万人。当日,朱德、彭德怀通电就职,随即率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会同华北党组织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1937 年 11 月 8 日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总部决定:一一五师一部留守五台山地区,主动转到汾河流域和晋南阻击敌人;一二零师留太原附近,肩负开辟晋西北根据地的任务;一二九师到晋东南,开辟新解放区,12 月,打破了敌人的六路围攻。1938 年 2 月,为了配合“反攻”太原,截断石太路,消灭石家庄援敌两个中队;3 月,神头、响堂铺附近打了伏击战,歼敌 1500 多人,销毁汽车 180多辆;4 月 16 日,又进行了长乐村战斗,先后歼敌 4000 余人,粉碎了敌人九路围攻,建立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队晋东南地区的“九路围攻”以后,总部又经沁县、屯留、潞城和武乡砖壁,由于砖壁严重缺水,所以总部于 1939 年 10 月 11 日移驻王家峪。同时,北方局驻前王家峪,华北抗日根据地就以这里为核心开展工作。八路军总部进驻武乡王家峪村时间最长,长达 260 天。是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是全国革命中坚地之一,是王家峪的骄傲和光荣。在抗日战争中,太行区军民展现出勇敢顽强、不畏艰难、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促使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61 年 3 月 4 日第一批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确定,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就是其中之一。从这一刻开始,王家峪逐渐受到外界学者、媒体的关注。关于旅游地演进相关的理论中,比较出名的是 1980 年加拿大著名学者 R. W. Butler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六阶段理论,可简称巴氏理论。根据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王家峪红色旅游地目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所以本文中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发展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是指王家峪从 1961 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到现在这一段时期发展过程。
在王家峪取得胜利的具体事件

  第三章 政府凝视在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力

  3.1 政府凝视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力
  3.2 政府凝视在旅游经营和管理中的作用力
  3.3 小结

  第四章 游客凝视在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力

  4.1 王家峪红色旅游地的图像表征内容
  4.2 游客的行为特征
  4.3 游客凝视的作用力
  4.4  小结

  第五章 当地人凝视在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力

  5.1 当地人凝视
  5.2 旅游业参与者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游客凝视和当地人凝视有着重要的节点,每个节点中,起到的作用和表现是不同的,政府凝视的作用力是贯穿整个旅游地建构中的。具体如下:(1)从历时角度看各自在建构中的变化:第一,游客凝视是旅游地演进过程的起点和基本动因,且有三个重要节点:摄影人“红色圣地”凝视、传播、消费。前两个节点反映了游客凝视的文化作用力的表现与结果,第三个节点则与游客凝视的经济作用力有关。在旅游地建构过程中,游客凝视的文化作用力是先于游客凝视的经济作用力出现的,而游客凝视的经济作用力的实施,使王家峪当地人与游客之间发生真正有效的经济联系,当地人也由此开始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旅游地进入巴氏理论中的所谓的“参与阶段”。对于王家峪而言,最初是摄影人(包括职业摄影师和自由摄影爱好者)发现了它,利用图片对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进行“编码”,开始了外来人对王家峪“红色圣地”的最初解读,以及对当地形象的最初建构,这种解读与建构对王家峪红色旅游地以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摄影是大众文化之一。在当下红色文化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下,摄影人通过各级社会机构与组织(摄影杂志、旅游杂志、网络等现代传播网络),把王家峪“红色圣地”、“太行精神”独特的形象传播给受众,引导人们“正确地”凝视王家峪红色旅游地,使得越来越多的记者、学者开始凝视这个地方,并逐渐影响到并不是以摄影为第一目标的大众游客,游客呈现多元化发展。这形成了游客凝视启动王家峪红色旅游地演进过程的第二个重要节点。随着大众游客以及休闲度假者的出现,他们的消费行为使得当地人出现分化,即游客凝视的经济作用力开始显现,有一部分具备所谓“精英条件”的人开始专门面向游客提供服务,旅游经济开始向农业经济结构渗透,当地人也由此开始参与到旅游地的发展中,这形成了游客凝视启动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第三个重要节点。研究认为,在任何地方建构成为红色旅游地过程中,它都需要经过上述类似的三个重要节点,只是不同地方,游客凝视的特点不同,传播的内容与途径不同,形成的“红色文化”也存在差异。显然,这一解释可以部分地揭示出巴氏理论中所阐述的旅游地从“探查阶段”发展到“参与阶段”的内在机制。第二,政府凝视体现在权力的运用上,可以分为“产品化”、“制度化”和“市场行动者”三个方面。政府调控的时机和方式对旅游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政府依据其强大的指导、控制、支配与调节职能,通过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机构完善以及管理政策、法规和条例的制定等,将王家峪红色旅游资源“产品化”,将旅游产业“制度化”,迅速地改善了游客凝视经济作用力实施所需要的配套环境。从这一角度上说,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介入时机把握良好,有力地推进了红色圣地向红色旅游地转变。其次,由于王家峪村委会有时也会扮演“市场行动者”,响应国家或上一级政府的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控,对当地村民进行资金扶持,使村民有能力参与到旅游业,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在红色旅游地的建构中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三,当地人凝视在红色旅游地建构中,有三个重要节点:(1)贫困;(2)当地人的分化;(3)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贫困是当地人是否参与旅游业的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旅游业早期参与者从当地人群体中分离出来,使当地人出现“非均质化”趋向,这实质性地推进了王家峪向红色旅游地演变。不论是早期参与者,还是未进入旅游服务的其他群众,他们都对旅游地建构起到重要作用。首先,贫困和村落局限性导致了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村里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少量小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当地人参与到旅游服务中,这样可能在不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实现精神固守与物质补偿,积极的凝视建立了当地旅游业好的形象。这是当地人凝视在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第一个重要节点。然后,在参与旅游业的群体中,某些具有独特技能和工作经历(如从事与旅游业有关的职业)的人凭借自己的优势,优先地享用当地人的公共资源——红色文化,巧妙地将红色文化与消费方式衔接起来,推动旅游发展,自己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他们强化了外来游客对王家峪红色旅游地的形象,是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当地人凝视在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第二个重要节点。最后,随着王家峪红色旅游的不断发展,尤其近几年,煤矿和一些工厂关闭,旅游业越来越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村民依附于旅游业,甚至村委会工作中心也是发展当地红色旅游,所以当地家家户户在弘扬红色文化,村民的房屋墙上都画着抗战历史流传的故事和伟人事件。随着当地人发生分化的趋向越来越显著,地方政府就必须在资源管理、利益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发挥其行政管理职能,以调节利益诉求主体之间的矛盾,政府作为制度干涉力量开始介入旅游发展。这是当地人凝视在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第三个重要节点。综上所述,通过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游客凝视、政府凝视和当地人凝视对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力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不同主体视角下凝视王家峪红色旅游地的建构过程,一方面多维度解读了旅游凝视,更具体的进行了本土研究与思考,丰富了旅游凝视的运用范畴;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分析了王家峪红色旅游地建构过程,这给具有红色资源的其它村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方面需要注意每个主体凝视建构中遇到的节点,另一方面尽可能让三者之间耦合良好,关系协调。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旅游凝视视角下的王家峪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旅游管理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