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旅游管理 > 基于游客体验的郊区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

基于游客体验的郊区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0-12-05 14:57|论文栏目:旅游管理|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01205,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0-12-05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旅游管理文章《基于游客体验的郊区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旅游管理硕士论文范文,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人均旅游频次的不断增加,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使旅游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按照经济学界的认识,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时,旅游形态逐渐升级为度假旅游1;达到 5000 美元时,度假休闲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主力,当前我国的人均 GDP 早已突破 5000 美元,我国早已进入休闲度假的旅游市场中。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我国旅游市场中休闲度假所占比重持续升高(如图  1-1),市场需求已从观光游览的初级阶段向着以休闲、度假、体验为主的更高阶段转变。观光旅游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景区游览的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着旅游发展的主要市场,但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需求的多元化,观光旅游所占比例在不断下降,休闲旅游取代观光旅游成为了游客出游的主要形式。
传统度假与微度假的研究比较表
  休闲、度假、体验等多功能的休闲度假旅游模式逐渐代替了单一功能模式的观光旅游,成为旅游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休闲度假旅游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远离常住地到异地、异国进行休闲度假活动的传统度假模式,另一种是在居住地附近进行各类娱乐活动的微度假模式。微度假模式是在当代快节奏生活模式下发展出的一种旅游模式,与传统的度假模式相比具有客源层面宽、时间短、花费少和可重复消费等优势(如表  1-1),相比较而言更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行的休假制度。随着“带薪休假制度”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实施,大众旅游正向国民休闲时代转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居民对于旅游度假的选择上,除了传统度假模式之外,也常选择利用周末在城市周边游玩的微度假模式,并且该模式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2018 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的公开数据整理,我国周边游的市场交易规模有所增加,在 2018 年上半年中,40%的家庭的总外出旅游次数已经超过 3 次3,微度假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度假旅游模式,依托城市郊区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在未来旅游发展上具有较大动力。
2010-2017  年我国居民出游变化趋势分析图
  旅游度假区是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目的地,通常位于城郊地区,依托区域范围内的生态资源和景观环境,在开发建设中注重对游客在旅游体验中的挖掘打造,具有服务功能齐全且活动类型多样的特点,在城郊旅游目的地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旅游度假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国内外在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通常会结合房地产开发,从而在旅游的开发投资中达到快速回笼资金的效果,但由于部分旅游度假区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以及房地产开发具有利润大、前景好的特点,导致“重地产、轻旅游”的现象严重,旅游度假区开发的主体判别存在争议;旅游度假区缺乏对旅游内涵的挖掘,导致旅游产品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区域文化特色不明显、旅游活动和项目的碎片化等一系列问题,降低了游客在旅游体验中的新鲜感和娱乐性;随着游客类型逐渐多样化和休闲度假需求提高,旅游度假区在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中缺乏对参与性和体验性活动的设置,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高质量的体验需求。
  1.2  城郊型旅游度假区的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城郊是地域结构中的一种类型,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相互渗透、社会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包括近郊区和远郊区两部分。本文从旅游的角度对城郊的区域划分进行判定。首先要考虑所依托的城市,大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较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使其去城郊地区进行休闲度假活动的频次较高,大城市的周边地区具有发展休闲度假市场的潜质;其次是考虑游客的出行计划,游客在车程上所花费的时间对于游客的出行意愿、旅游行为和活动的组织安排等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城郊的区域划分应以时空距离为准,以距离城市中心区 2 小时左右的车程距离为宜;最后需要考虑游客的停留状态,旅游目的地在距离较近情况下,游客多会选择当天往返,但随着距离的增加,选择留宿的游客占比会逐渐增加,对城郊型旅游度假区的场地布局和功能设置上具有较大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对城郊的界定时,主要考虑依托城市类型和车程的时空距离,将其界定为依托大城市周边、距离城市中心区车程 2 小时左右的地域范围。对于旅游度假区的概念界定,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恩斯克普(Inskeep E,1991)认为旅游度假区是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功能较为齐全的服务和设施,以及组织休闲娱乐活动的综合型旅游地;斯坎伦(Scanlon N L,2007)认为,旅游度假区是通过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和设施为游客创造一种给人带来愉快欢乐感的环境,打造愉快、宁静或兴奋的环境氛围;毛建华和蔡湛(1996)提出旅游度假区是建立在在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满足游客康体休闲的相关需求,并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综合性旅游区;刘家明(2003)认为旅游度假区已由单一的旅游服务功能逐渐转变成集康体、休闲、娱乐、健身、观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中对旅游度假区的相关定义,为“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能够满足游客休憩、康体、运动、益智、娱乐等休闲需求的,相对完整的度假设施聚集区”。根据上述学者的研究,并结合国家旅游局对旅游度假区的定义,本文认为旅游度假区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为满足游客不同休闲度假需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配套设施及服务的相对完整的综合性有机组合体。并具备以下四个特征:第一,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旅游目的地;第二,具有一定规模且服务相对完整的旅游服务设施聚集区;第三,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休闲度假需求;第四,满足旅游者短期居住的相关需求。根据上述对于城郊和旅游度假区的概念界定,笔者将城郊型旅游度假区定义为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城郊地区、距离城市中心区车程距离在 2 小时以内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活动范围、生态环境相对良好、旅游功能和服务相对完善的旅游度假区。

  第 2 章  影响游客体验的旅游场地要素研究

  影响游客体验的要素复杂且多样,本章节从游客和旅游场地两方面进行讨论。从游客的角度讨论不同年龄类型的游客在旅游行为和旅游偏好上的特征,为后文不同年龄类型游客制订其专属的旅游体验活动做铺垫;从旅游场地的角度讨论旅游场地在游客不同体验层级下的要素构成,通过分析旅游场地受到场地的构成要素、游客体验的深度层级以及旅游六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旅游组织要素的类型以及旅游场地的要素体系框架,为后文的研究做铺垫。
  2.1  游客的类型划分与特征研究
游客参与旅游是为了从中获得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心智达到一定水平所产生的体验感受,这种体验感受应有别于一般日常生活的体验。旅游动机是游客获得旅游体验的一项重要的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旅游行为和旅游偏好,从而对旅游场地为游客提供服务设施和旅游活动等具有一定的帮助。在相关研究中通常用推拉理论来解释游客的旅游动机,即推的因素是由于游客内心不平衡或紧张引起的动力因素和需求,它促使旅游欲望的产生;拉的因素是由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属性的认识所产生,影响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这种理论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研究旅游动机,被相关学者广泛的接受和应用。相关研究表明,游客进行不同类型的旅游是受到心里欲望的影响,即寻求心里满足的一种体验形式。游客的旅游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游客想通过参与各种旅游形式的体验活动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期望和欲望,从而消除心理存在的差异和失衡。无论什么类型的旅游形式,游客参与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欲望。选择城郊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其旅游动机主要是为了摆脱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的身心紧张,在旅游中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和压力的同时追寻娱乐、参与、消遣、刺激和享受的过程,通过感知和互动来获得愉悦感、新奇感和满足感。影响游客体验的因素是多样且复杂的,本文以游客的自身因素进行考虑。游客在城郊旅游中的旅游动机是在放松身心缓解疲劳的同时追求休闲娱乐的体验活动,在研究中笔者认为相同年龄类型的游客对于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因此本文以年龄结构作为划分的依据进行研究。随着我国亲子游市场的日益火爆,亲子客群在旅游客群已成为一大客群,在孩子年龄段划分中,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将其分为 0-3 岁婴幼儿阶段,4-6 岁学龄前阶段,7-12 岁儿童期阶段,13-18 岁青春期阶段。国内外学者对亲子旅游的研究中,考虑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对家庭旅游决策和影响的研究,将 12 岁作为划分线,12 岁以下随着孩子年龄的减小,家庭的精力和需求会越以孩子为重,而 13-18 岁年龄段的孩子由于面临高中和大学的压力,他们对家庭的旅游决策过程影响比较小,且这个阶段的孩子自主选择性较强,可选的旅游活动类型也较多。因此在研究亲子客群时,应以孩子年龄在 12 岁以下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
  2.2  旅游场地的影响要素研究
  场地要素构成是从旅游场地的供给层面进行的研究。旅游场地是游客进行度假体验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在旅游场地的规划设计层面、游客的服务层面、经营与管理层面等都对游客体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节以旅游场地的场地要素构成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参考旅游体验场理论,认为旅游场地应以游客为主体,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探讨旅游场地中各项要素的合理安排与设计。笔者将旅游场地的场地要素分为物质性吸引要素和非物质性吸引要素两种进行研究,其中物质性吸引要素主要包括旅游场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道路交通等方面,非物质性吸引要素主要指旅游场地内的文化与民俗风情、环境氛围、旅游活动等方面。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吸引要素共同构成旅游场地的场地要素,为游客提供旅游体验的“舞台”,在城郊型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统筹和安排旅游场地内的各项构成要素。游客体验的层级分析是游客对旅游场地的需求层面的研究。游客体验存在着深度的层次性,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包括感官体验、身体体验、情感体验、精神体验和心灵体验五种进阶式的体验层次。其中感官体验是游客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等各种感官直接联系而形成的体验,是形成其他体验的基础;身体体验是与整个身体存在相联系的一种体验,通常与生理性需求密切相关;情感体验是由各种感官体验和身体体验所引起的游客内心的情感体验,包括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情感过程,通常呈现出积极与消极两个取向;精神体验是游客通过情感体验后所唤起的精神上的亢奋和愉悦状态,游客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要后所呈现的精神层面的需要和满足,是超越了物质享受之上的一种体验形态;心灵体验是游客在追求心灵归宿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是在精神满足上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最难达到的追求。其中表层体验是指游客在旅游场地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活动,游客在旅游场地中仅停留在视觉、听觉、嗅觉等各个感官所形成的感受体验中,传统的观光旅游就是表层体验的一种形式;中层体验是指游客通过当地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环境氛围的接触和互动中,获得更深层级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来加深对旅游场地的感受和印象;深层体验是指游客在旅游中得到精神和心灵上的深度体验,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和体验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在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和认同感。具体而言,游客体验的深度层级是逐步递进的,即游客的表层体验是构成中层体验和深层体验的阶梯;并且随着游客体验程度的加深,游客对这次的旅游越满意,越能体现这次旅游的价值和意义。游客在体验中的感受和需求构成了旅游场地的需求层面,在旅游场地的开发和规划设计中对游客体验所注重的要素越关注,统筹安排的越合理,游客从中获得的体验感受会越深。

  第 3 章  样本案例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3.1  样本案例的选取
  3.2  样本案例的现场调研
  3.3  游客的行为特征及旅游偏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 4 章  城郊型山地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内容与方法研究

  4.1  规划设计思路
  4.2  总体布局层面—明确游客的主要活动范围
  4.3  详细规划层面—打造游客的度假体验区
  4.4  本章小结

  第 5 章  河南民安明月谷山林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研究

  5.1  项目概况
  5.2  总体布局层面—明确游客的度假体验区
  5.3  详细规划层面—打造明月山林旅游度假区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游客体验的深度结构进行解析,探讨城郊型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并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1)构建了基于游客体验深度结构的旅游场地要素体系框架。本文将游客体验分为表层体验、中层体验和深层体验,并以此构建旅游场地的要素体系框架,认为生态环境资源是旅游场地发展的基础,依托环境资源要素的类型与划分;表层体验是为游客打造传统的观光游览体验,在旅游场地中体现在对物质空间场所的塑造,依托道路要素和设施要素设计;中层体验是更深一层的情感体验,在旅游场地中依托环境氛围要素营造体验场景和体验氛围;深层体验是游客获得的精神和心灵上的体验,体现在多样化、特色化的休闲度假活动的活动要素策划。(2)探讨了以游客为切入点的城郊型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本文以游客体验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探讨了城郊型山地旅游度假区在总体布局和详细规划层面上的设计内容与方法。总体布局层面以旅游场地的土地利用为研究内容,通过开发模式和空间布局的研究,明确旅游场地中不同旅游功能区的划分,协调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划定旅游场地的重点设计范围。详细规划层面以旅游场地的重点设计范围为研究对象,统筹安排旅游场地内的物质性的空间场所和非物质性的旅游活动。本文将详细规划层面分为表层体验、中层体验和深层体验进行探讨,其中表层体验注重对旅游场地的物质性空间的打造,研究内容包括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和旅游服务设施的配置建议;中层体验注重旅游公共活动的策划,体现在活动内容的设置、公共空间的布局和游览路线的设计,旅游公共活动是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深层体验是对旅游场地内休闲度假活动的策划与安排,通过挖掘游客的兴趣点和主动性,为游客提供多类型、特色化的休闲度假活动以及为不同年龄类型的游客提供专属化的活动和游览路线。本文以提升游客体验为研究视角,探讨了旅游场地在不同层级下的旅游组织要素构成,提出城郊型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并从总体布局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明确了旅游场地的重点研究内容。其中总体布局层面通过协调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旅游场地的开发建设;详细规划层面通过对重点设计范围内空间场所和旅游活动的打造,统筹安排各项旅游组织要素。本文的研究内容为规划者和开发商对于新建或转型升级的城郊型山地旅游度假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论文以游客体验为切入点,探讨城郊型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但本文仅是对旅游场地规划设计的初步研究,还存在着研究的不足之处有待深化:(1)从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的因素来看,影响因素的类型判定具有多样且复杂的特点,本文是从旅游场地的角度进行讨论的,而实际影响因素还应包括的游客自身的因素、旅游服务的质量因素、经营与管理因素等,关于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从笔者对样本案例的现场调查研究来看,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全国不同区域特征下提出城郊型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共性和普适性的建议,由于个人的经济和时间有限,对于样本案例的数量研究较少,在后续的研究阶段应增加样本案例的研究数量,并对旅游调查问卷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3)从论文的规划设计思路上来看,由于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有限,在构建旅游场地在不同层级下所注重的旅游组织要素存在着不成熟的地方,不能涵盖旅游场地中的所有影响因素,对建筑的风貌和色彩控制、山地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塑造、旅游活动的更新等专项研究还不够,希望今后不断学习相关知识,进一步完善城郊型山地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的思路构建。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游客体验的郊区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旅游管理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