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数学论文 > 数学教育论文 > 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分析

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分析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2-25 08:19|论文栏目:数学教育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20225,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2-02-25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数学教育论文文章《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基于新课标的理念,对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内在关联,以及如何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望能够给数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教师,对问题解决教学和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带来一些帮助,便于教学中极大地发挥问题解决的功能,提升创造性思维。本文以刘徽“割圆术”为例进行研究,始终理论居多,能否推广,终需检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育亘古不变的主旨,问题解决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内容,盼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其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学教育的本质
数学教育的本质是一切数学教育工作展开的核心,所有与数学教育有关的举措都应朝着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因此,数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数学创造性教育,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①。下面大致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1)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
波利亚是 20 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数学教育学家,他热爱数学,将其一生投入在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在分析数学、组合数学等领域有突出贡献,并在数学教育中形成了自己的“解题思想”,留下了经典著作《数学的发现》、《怎样解题》、《数学与猜想》等。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年轻人思考”,而“解题”是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基本途径,因此,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怎样解题》和《数学的发现》中,他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归纳出“怎样解题表”以及一些解题的基本模型,意在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波利亚特别强调,解题的目的不在于答案本身,而在于经历思考的过程。他认为,解题过程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才能真正地训练思维,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波利亚在《数学与猜想》中指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重要”,即学会思考比学会演绎更重要。可以看出,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是:通过解题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学会猜想,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独立思考和进行创造活动的能力。数学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教育方法汇总
1.2 研究概述及本文拟研究的问题
1.2.1 研究概述
(1)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至今,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已有漫长的历史。最早始于 1869 年,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在个人出版的《遗传与天才》中,对天才含义的初步探索。后来,更多的学者投入研究,对创造性思维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认识。沃拉斯提出“四阶段模型”:准备→孕育→明朗→验证,清晰地描述了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的“结构说”,认为创造性思维是顿悟获得的,不是经验积累或知识重复。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在智力上有特别的体现,提出“智力三结构模式”,强调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但也需要集中思维的配合。随着思维科学和脑科学的发展,研究者发现创造性思维需要左右脑同时协作完成,是复杂的脑神经活动。
2 问题解决与数学创造性思维
2.1 问题解决
2.1.1 问题解决的含义
(1)问题的含义
“问题”是“问题解决”的载体和前提,因此,理解“问题解决”首先必须搞清楚核心词“问题”的含义。目前,对于问题的含义有几种不同的权威性认识,《牛津大词典》中的描述是:“那种不能立即得到答案或感到求解有困难的问题,需要探索、交流、思考等积极思维活动的问题①。”对构成问题的要求做了明确的说明。波利亚认为:“有问题指为达到某一个“被清楚认识但无法立即实现”的目标而有意识地寻求一些行为的状态②。”他的观点表明问题应当清楚地呈现所要实现的目标。另外,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纽威尔、西蒙也持这样的观点,即问题的情境说,认为问题是一种新情境,个体主动想要解决它,但目前利用已有知识找不到有效的应对策略,需要进一步探索③。这种观点得到大多数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的认同,其中包括我国的曹才翰教授、张大均教授。此外,1988 年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期间也明确地将问题定义为一种情境,特点是具有一定智力挑战的,没有现成解决方法④。”
2.2 数学创造性思维
2.2.1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1)内涵
创造性思维有悠久的研究历史,许多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均对其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论述。目前的普遍认识是,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旧思维,运用新思维产生新的解题计划,并且成功实施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方式①,也称突破性思维②。”也有学者指出,创造性思维总与创造活动相关联,是个体为追求自己的创新目标在大脑中形成的科学思路,不仅能够洞察客观事物的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而且能够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综合性思维活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集中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认知、观念、语言、情感等多种思维活动因素,在不同程度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发散思维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徐利治教授认为:所有科学家的创造力可以用下面公式来估计:
创造性公式
3 刘徽“割圆术”的教育资源价值分析及启示 ..........................21
3.1 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造——“割圆术”...........................21
3.2 “割圆术”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启示.............................27
4 问题解决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31
4.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数学思考...................................31
4.2 展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学会思考...............................32
4.3 重视用于数学发现的一般方法...................................33
4.4 增强数学反思意识,提升反思能力...............................34
4.5 激发兴趣,培养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习惯.......................36
4 问题解决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基于第 3 章对刘徽如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创造——“割圆术”的分析,本章意在结合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特点和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观,对应地给出一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4.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数学思考
问题是创造的起点,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数学思考。问题情境的呈现是问题解决的出发点,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锁钥。那么,数学教学应该如何来创设问题情境呢?
(1)尽可能与实际结合,并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
数学作为研究数量与图形的一门科学,导致了数学教材的呈现大多为概念、公式、定理的称述。尽管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但由于数学教材改革的相对滞后,当前高中数学教材中仍然缺乏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的实例材料。因此,为更好地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改造,提供机会激发学生思考,渗透数学应用价值、科学价值。例如“指数函数”的教学,可改造为研究生物细胞分裂次数与个数的问题。值得强调的是,不能为创设情境而“不择手段”,出现情境虚假,情境过度的现象,情境的创设应该要围绕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展开,不偏离教学的根本目的。
结 语
基于新课标的理念,对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内在关联,以及如何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望能够给数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教师,对问题解决教学和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带来一些帮助,便于教学中极大地发挥问题解决的功能,提升创造性思维。本文以刘徽“割圆术”为例进行研究,始终理论居多,能否推广,终需检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育亘古不变的主旨,问题解决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内容,盼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其中。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数学教育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