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新闻论文 > 新闻调查论文 > 从《新闻调查》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从《新闻调查》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04-07 20:27|论文栏目:新闻调查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10407,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1-04-0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新闻调查论文文章《从《新闻调查》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在新闻来源同一的情况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只有真正在深度上下功夫,才能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 文章从选题、表达和立场三个方面阐述和分析了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应该着力坚持和发扬的优势,指出选题应坚守民间和加强时效,表达应坚定叙事和放大细节,立场应坚持专业和释放情怀。
[关键词]电视新闻 深度报道 选题 表达 立场
  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新闻报道形式,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立足于客观事实,旨在探求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 它的全面和深刻使得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懂得,在新闻来源同一的情况下, 只有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才有可能在新闻报道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创办于 1996 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代表了目前为止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最高水平和最高品质。按照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所说,《新闻调查》确实在表现方式和叙述方式上已经可以和美国同类栏目品牌《60 分钟》媲美,但是依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哪些需要坚持? 哪些需要扬弃? 哪些需要承继? 哪些需要突破? 《新闻调查》的探索与创新,对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新闻调查》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一、选题:坚守民间+加强时效
  “时代的车轮在前进的时候总会忽略一些被撞倒的人。 ”长期以来,《新闻调查》镜头聚焦的新闻当事人,始终都是处于社会底层民间的弱势人群。“民间”这一概念由来已久。陈思和先生曾以金字塔为喻体形容了现代都市复杂多样的文化分层,他指出:“‘民间’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任何国家形态的
社会环境里都存在着以国家权力为中心来分近疏的社会文化层次,与权利中心相对的一端为民间,如果以金字塔形来描绘这两者关系,那底层的一面就是民间。 ”[1] 民间里的众多主体,散落或隐匿于现代都市庞杂体系中,大多处于弱势层级,所以,他们往往不拥有话语权,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新闻调查》从创办之初到现在,始终关注普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关注那些伤害了多数人的利益,同时又被遮蔽了的事实真相。如《张润栓的年关》、《留守儿童》、《回望唐山三十年》、《麻柳的民主》、《杨柳坪七日》等等。正是因为一直以来坚持把镜头对准民间,对准角落里的人群,坚持不懈地呈现时代巨变下社会生活另外的那“半张脸”,《新闻调查》的存在和付出使得镜头下的中国民主化进程得以更加真实和完整。作为新闻报道,实效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新闻不新,便失去了传播的必要。 但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来说,往往囿于介入时间晚、空间采集受限、现场数据变化快、制作周期长、成片慢等因素限制,暴露出“深度有余,快捷不够”的现实不足。 其实,调查时如果新闻仍在发生,事件的不确定性反而提供了调查结果的多样性,使调查的过程更加真实和丰富。同时,新闻现场大量的本源画面,也有助于多元展现事件过程及事发现场。 为此,《新闻调查》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加强了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利用自身“视听兼备,图文并茂”的传播优势,呈现出与消息播报不一样的视角与深度, 挖掘灾难中附着在人物生命遭遇上的人性,将人性寓于日常生活场景中。 像汶川地震、王家岭矿难、玉树地震、南方干旱等灾难发生的时候,《新闻调查》栏目组都赶到了现场,制作了《杨柳坪七日》、《玉树表情》等节目。正是通过几个普通人物的重点记录,以小见大,不仅记录了那些灾难,也真实再现了普通民众灾后的生存现实和心理状态。
二、表达:坚定叙事+放大细节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能不能吸引观众,关键还在叙事。叙事(narrative),在修辞意义上,是指某人在特定场合出于特定目的向某人讲述故事的发生。 换言之,电视叙事就是讲故事。早在几千年前,柏拉图就说过:谁说故事,谁就控制社会。在西方业界,新闻事件往往被统称为“故事”。 就像《60 分钟》,即使每一期节目是由三个部分组合而成, 也依然坚持故事化的新闻叙事。“如果我们能使主题多样化,并采用个人新闻———不是处理事件,而是讲述故事;如果我们能像好莱坞包装小说一样包装事实,我担保我们能把收视率翻一倍。”[2]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新闻调查》已经稳定形成了被业界奉为圭臬的叙事策略,即“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叙述策略。 无论是叙事的视角选择还是叙事的逻辑呈现上,《新闻调查》 都坚持从底层民间的人物故事和人物命运入手,通过设置悬念和戏剧冲突,调动受众的参与和心理期待,吸引受众,进而在提高收视的基础上完成调查过程的深度展示。 像 《第二次生命》、《从市长到囚犯》、《婚礼后的诉讼》、《命运的琴弦》、《阿文的噩梦》、《杨柳坪七日》等等,镌刻在我们记忆中的是或平淡、或曲折、或震撼、或孤独、或悲伤、或温暖的人物命运和时代面谱。但是,面对无数新闻事件、无数新闻人物每天从我们的生活中流过,最终有哪些能在我们记忆的河床里沉淀下来? 尤其是对于突发性新闻事件,已经被筛网式“轰炸”过的新闻现场,还有哪些事情没有被挖掘? 还有哪些人能讲专题需要的故事? 还有哪些生动的镜头能纳入庞大而缜密的叙事链条? 显然,深度报道要打动读者、做出深度,需要的是细节。 像《杨柳坪七日》这期节目,通篇只有“叶哥叶嫂”这一对夫妇,展现的只是他们每一天的生活碎片,呈现出的灾后震区生活反而从点到面,更加真实和全面。而反过来,观者“眼见为实”的心理诉求,也要求电视新闻必须提供佐证新闻事实的细节画面。《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中王利芬对道具水管的“发现”和手拿水管的“自言自语”;《羊泉村记忆》中董倩紧握着的老人那双布满老茧、颤抖的双手,那饱含泪水的双眼,那张写满悲凉与无奈的沧桑的面容;《北京非典阻击战》里总务护士坐在台阶上流着眼泪的那句:“我去抢防护服,可是我没有”;柴静在《双城的创伤》中轻轻为悲伤少年拭去泪水,或轻拍对方的肩膀;《长大未成人》中一边是仪器中胎儿的心跳,耳边传来的却是未成年妈妈稚嫩的声音;《天价住院费》中那张病人已经去世两天却还在消费的化验单;《杨柳坪七日》里那个抱着伤猪骑摩托车、舍己为公的村干部……在这些节目中,无论是新闻事实的揭示、新闻人物的刻画、新闻现场的重构、情绪氛围的营造和传递,都最大限度地放大了细节。 细节传递了信息,细节体现了叙事,细节反映了真实,细节是一种无言的力量。“无论记事纂言,其中皆须有表微意在。 ”细节首先不仅仅是“细”,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往往还符合另一个品质,那就是“节”,即最重要、最能体现人物精神面貌或者事件本质的那一段情或景[3]。《网瘾之戒》记录的是一家备受争议但“治疗”了三千多个孩子的网瘾戒治中心的故事。节目在最后安排了这样一组提问:记者先问家长:“因为以前过于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孩子的,请举一下手! ”“因为夫妻间关系不好而发泄在孩子身上的,请举一下手! ”“有过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在言语当中刺伤孩子的,这样的行为经常有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可以随意支配的,请举一下手! ”记者转身再问孩子们:“认为自己曾经因为跟父母的关系而受到伤害并且比较严重的,请举一下手! ”“曾经在家庭当中遇到过暴力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自己在家庭当中非常孤 独的, 请举一 下手! ”“有过自杀念头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出现在自己身上的网瘾 跟家 庭问题 有关的,请举一下手! ”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是每个问题后丛林一样的手臂。没有评头品足,没有刻板说教,正是这样一组简单的提问,让孩子沉迷网络的真正之“由”喷薄而出,直指每一个观众心灵深处。 也正因为有这些直观、生动的细“节”,新闻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才得以有力揭露及呈现。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来说,深度是它的灵魂,而细节和细节之间层层深入的渐进关系,使得深度得以触及并最大程度实现。
三、立场:坚持专业+释放情怀
  当所有的素材都拿回来的时候,面对细节如何组合?不同的选择会有完全不同的呈现。这时候,效果的强与弱和水平的高与低,与每一个栏目组自身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新闻专业性的核心是客观性和中立性。在冗繁的事实碎片中剔除不确定和容易引发歧义的因素,从大量的细节中择取与事件本身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能说明问题表述观点的新闻事实,必须经过对新闻素材的专业理性分析和准确把握。 在不少电视节目中,屡屡看到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压迫感。而《新闻调查》在这一点上却一直有着良好的自觉和坚持,自觉恪守专业理念和道德规范,坚持公正和平衡,不为制造轰动效应去做节目,不炒作,不夸大,对新闻事件和新闻当事人不轻易指责和评价。《左肾未探及》 讲述一个四岁的小孩在一家医院做腹部(靠近肾脏部位)肿瘤切除手术,但是两年后到医院复查的时候却发现左肾不见了。节目最初安排的是这样一个结尾:记者:人有几个肾?杨易:两个。记者:你有几个肾?杨易:一个。记者:那另一个呢?杨易:不知道。但是最终播出的时候,编导谭芸把它换成了这样的结尾:杨易的父亲:(孩子的肾)没有了,而且肯定是没有了。主刀医生:我敢用我的人格,用我的党籍来保证,(肾)没切就是没切。不难看出,这期节目中,编导还是给了话语双方平衡、均等的话语权,使每一方的当事人都享有公正平等的发言机会, 也为观众还原了最真实的事实信息。对于媒体来说,要能够理解当事人的处境,理解世界的复杂和多元,而不是轻易地下结论。 在新闻报道中,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对于构建传媒公信力,反映媒介和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角色与功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记者来说,问话方式、体态语言、一颦一笑,无不体现着专业素养。支撑专业素养的内核正是对人民最朴素的情感,是内在的人文情怀。董倩在《羊泉村记忆》中,当老人因为不堪回首而流泪时,她停下了所有提问,抓住了老人沧桑的手;《双城的创伤》中,当孩子说不下去的时候,柴静像一个姐姐一样蹲在孩子的旁边轻轻地说擦把脸吧! 这期节目,柴静大多数时候是沉默的,但节目却具有强大的气场和情绪感染力。“欲流之远,必先浚其源;欲树之高,必先固其根。 ”任何报道任何阐述,无论技巧怎么眼花缭乱,结构怎么与众不同,语言怎么标新立异,带给人最大触动和震撼的其实还是对客观事实的尊重和还原。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仁厚,真正的人文关怀。
注释:
[1]陈思和. 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 上海文学,1995(10).
[2]唐·休伊特. 60 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的 50 年历程. 马诗远,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6.
[3]申凡. 当代新闻采访学.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从《新闻调查》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新闻调查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