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工程论文 > 人体工程学论文 > 基于人工物分析视角的工程创新分析

基于人工物分析视角的工程创新分析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2-03-04 14:01|论文栏目:人体工程学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20304,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2-03-04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人体工程学论文文章《基于人工物分析视角的工程创新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文选择从人工物的视域下去研究工程创新,主要原因是由于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工程创新,而工程是“造物”的活动,即设计、建造和使用人工物的活动。人工物必然是工程活动的核心对象。因此,从人工物的视域下才能更深入明晰的探究。再者,为何对工程创新展开研究?原因在于当下大多数人由于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对于创新及工程创新的概念模糊,陷入了将创新等同于发明和创造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依据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首先要吃饱穿暖,满足个人生活的基本需求,然后才能从事例如科学研究、艺术文化、宗教信仰、政治活动等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建立在直接的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创造的基础之上,工程以人工物为核心对象,工程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势必占据着至关重要的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体现为对物质生产、生活资料日新月异的新需求,只有通过工程创新才能实现这些新需求,并进一步推动更新、更高的需求产生,进而要求持续不断的工程创新。工程创新在人类现实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这就意味着需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把握工程创新的本质。长期以来,公众乃至学界不少人把工程理解为技术的运用,思维的惯性使人们自然而然把工程创新等同于技术创新,更有人进而把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发明。这无疑会把工程创新的范围狭窄化了,把工程创新禁锢在技术的层面上,极不利于把握工程创新的本质。众所周知,经济学家熊彼特最先对创新理论进行解释和说明:“创新的蕴意在于建立一种全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将创新分为五种类型,创建新的产品、应用新的生产方法、扩展新的市场、取得或把握生产材料的新的供给源头和采取新的组织途径。[1]”其中有三种属于技术创新,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其余两种新市场和新组织则属于非技术创新。熊彼特在对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的解释中认为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发明可作为技术创新的基点,而技术创新是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活动,是技术发明的产业化与商业化。单独的技术发明
并不构成创新,也不必然导向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这种创新观念,创新的外延大于技术的范围,既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非技术的创新。创新的内涵也不能只等同于技术发明,既可能包括发明,也还可能包括其他创造性的改变,并由此带来增值的效益。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课题的研究主题在于从人工物分析视域下研究工程创新,但其实工程创新是一个广博且具繁杂的概念,是包含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系。工程作为建造使用人工物的物质实践活动,那么,如何在人工物的视域下去解释工程创新?本文拟从“工程创新”、“技术创新”、“非技术创新”和“人工物”等关键词来为本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据此关于本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下: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李伯聪在《工程创新: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一书中对创新及工程创新有着较为丰富的解释,“工程创新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复杂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典型特征。创新过程包括“发明”、“首次商业化狭义创新”和“创新扩散”三个阶段。[1]工程创新的实质和基本内容是创新空间中的选择与建构,并表明工程创新的本质是集成性创新。[2]”郑文范、张蕾在《论工程的本质与工程创新管理》[3]中也以工程各要素的集成性来解释工程创新,表明工程要素不仅有技术要素,还包括知识、产业、环境等非技术要素。方克定在《关于工程创新与工程哲学》[4]中从工程的要素集成性来探析工程活动,他认为没有仅包含技术的工程,而且工程活动中包括许多不同的要素。”王大洲在《关于工程创新的社会理论审视》中提出:“工程创新是通过问题界定、筛选解决方案、工程试验和评估、实施和运行等环节形成知识和社会物质化的过程,并改变生活世界。[5]”这些文章皆把要素的集成性作为工程创新的本质,并将工程创新区分为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邓波在《从工程哲学反思工程教育及其思想》中提出“重视工程中的“非科技创新”,认为“非科技因素”也会带来重要的工程创新。[6]”张秀华在《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中认为“创新不局限于技术的内容,而具有超技术性。创新是一个工程范畴,必须从工程范式出发来考察和推进创新。[7]”该作者对学术界把创新理解为技术创新的表现特征和造就该问题的缘由进行了剖析和说明。
2.工程创新的概念与人工物分析的视域
2.1 创新概念辨析
至今为止,国内外者都对创新有着许多定义和研究,我国近年来也大力推进创新强国。可见,创新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创新”这一词语的解释最开始是由英文翻译而来,其释义为 innovate 和 innovation,分别为动词和名词的解释。在汉文里,创新也是一个新的词语,大约是在 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由英文转译而来。在《辞海》的文献里,仅出现“创造”这类词语,但并无“创新”。《辞海》中对于创造的解释为:“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1]”由此书里的解释分析,“创”含有开始、创建之意。“始”是第一、起始之意,二者都有“新”的蕴意。两个语词所反映的都是产生“新”的过程,关于创造或创新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创新,强调创新强国战略、注重创新型人才,在国内学界也引发了很多反响与回应,国内学者们针对创新这一概念做了诸多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和文章。在此类文章中,大都论及到创新中表示“新”的含义,并从多维度对“新”的含义会进行界定和分类,如从时间、方式、结构、性能等方面。但对于“创”的含义研究相对较少。但可以明确的是,创新更强调其在经济领域的意义,而创造大多体现为新颖性的思想。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最先对创新进行理论分析并展开研究。熊彼特提出:“建立一种全新的生产函数即为创新的含义。就
是把一种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产品、工艺、市场、资源开发、体制管理等五方面的创新。[2]”前两种主要属于技术创新,后三种主要属于非技术领域的创新。熊彼特指出创新与发明和创造代表着不同的蕴意,虽然他们都含有“新”的含义。“但创新更注重“新东西”的应用或“旧东西重新组合”的新应用,以获得“企业家利润”的经济过程。[3]”在熊彼特之后,有一些学者在熊彼特所提出的创新观念的基础上有进行了新的解释和研究。由此,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被看作为普遍的创新文献研究,
2.2 技术创新与工程创新
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力紧密相连,而创新又大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工程作为设计、建造和使用人工物的物质实践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由此,创新活动必然离不开工程,有必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去那就工程创新、把握工程创新的本质。“工程创新,即指发生在工程中的创新活动,如技术创新类、组织管理类、经济创新类(如融资创新)、社会创新类(如工程移民)等。[1]”而技术创新只是工程创新的其中一种类型。这些创新活动对一项工程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新的价值影响,带来一定增值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不等同于工程创新,工程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发生,那么工程创新也就是不断打破原有的惯性,构建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项工程活动往往需要综合多种因素,不仅是科学技术方面,还包含组织管理、社会文化、审美艺术等方面。在一项工程中,工程创新存在于整个工程生命全周期内,即在工程设计、实施及运行使用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创新活动,且创新也体现为多种形式:“如工程理念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制度创新、工程设计创新等。[2]”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技进步也成为人工物结构变革的内在动力,人工物结构的变迁无时无刻不引发着工程创新,使得多种多样的高科技智能人工物应运而生。所以,技术日新月异的创新影响着人工物的结构维度,进而引发以人工物结构为导向的工程创新。众所周知,工程创新和技术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在本质和范围上存在着一定区别。在熊彼特那里,“创新是在发明的基础上并产生新的经济价值的行为,是技术发明的产业化与商业化,熊彼特将创新活动分为五种类型: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新装备等方面。[1]”所以,创新活动是包含社会、市场、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过程。工程活动作为“造物”活动,必然需要技术、管理、经济、审美等多方面因素。
3.人工物新功能引发工程创新.............................................................................................. 20
3.1 生活世界与人类需求的变迁.....................................................................................20
3.2 满足需求的工程人工物的功能分析.........................................................................21
3.3 新功能引发的工程人工物结构创新.........................................................................23
3.4 新功能引发的工程人工物形态创新.........................................................................25
4.人工物新结构引发的工程创新.......................................................................................... 27
4.1 科技进步与人工物的结构变迁.................................................................................27
4.2 适应科技进步的人工物结构分析.............................................................................28
4.3 新结构引发的工程人工物的功能创新.....................................................................29
4.4 新结构引发的工程人工物的形态创新.....................................................................30
5.人工物新形态引发的工程创新.......................................................................................... 32
5.1 社会文化和工程人工物形态的变迁.........................................................................32
5.2 与文化变迁相适应的工程人工物的形态分析.........................................................33
5.3 新形态引发的工程人工物的结构创新.....................................................................35
5.4 新形态引发的工程人工物的功能创新.....................................................................36
5.人工物形态引发的工程创新
5.1 社会文化和工程人工物形态的变迁
社会文化从其字面意义所展现的是人类、社会、文化。维果茨基曾提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其理论重点表明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也就是说,人类所产生的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等都离不开人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人与社会向关联着,人类生活在社会文化当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了天壤之别的改变,迄今仍处于快速的社会大转型过程当中,不论是社会的组织结构,还是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发展路线以及思想观念都与以往大有不同,并且如今出现了社会多元文化现象。根据社会文化的历史进程,社会文化维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伦理等多个领域,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及审美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人工物的形态感知可体会出不同时期人们所传达的社会文化蕴含。因此,对于人工物形态的研究离不开建造人工物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人工物形态变迁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从社会文化与人工物形态变迁的关系研究,有助于解析人工物形态内涵及其带给我们的创新意义。伴随着科技发展的累累硕果、社会进步的种种表象以及经济的不断增长,都为工程活动得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而社会文化的变迁则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类的审美观、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使得人们对人工物的形态及其具备的功能产生新的需求,从而改变人工物的形态,引发新的工程创新,对工程人工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是一次次工程创新活动的基石,社会文化的延伸则是人工物形态变迁的推动力。工程人工物作为人造
物,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被建造,被赋予着时代的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和文化意义的承载体,是社会文化进步的标志。人工物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相互依赖,人工物以形态的方式呈现于我们,也体现着当时的社会状况,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而人工物的社会文化意义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人们对于人工物的知觉和体验也不断变化着,所以,人工物形态是由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产生和变化。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会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工程师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会不自觉的自身情感和价值观念渗入工程设计中,工程人工物的形态不仅具有审美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价值。比如世界不同品牌的汽车体现着不同的民族特征。德国汽车形态较为整齐严密,日本汽车形态较为精巧,美国汽车形态较为华丽,法国汽车形态较为奔放,不同国家汽车的形态彰显出不同的地域文化情怀。人工物的形态赋予着社会文化的意义,包含着不同的要素,人工物形态需适应并融入不断变迁的社会文化环境才能保持自身生命力。因此,人工物形态总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
6.结论
   本文选择从人工物的视域下去研究工程创新,主要原因是由于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工程创新,而工程是“造物”的活动,即设计、建造和使用人工物的活动。人工物必然是工程活动的核心对象。因此,从人工物的视域下才能更深入明晰的探究。再者,为何对工程创新展开研究?原因在于当下大多数人由于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对于创新及工程创新的概念模糊,陷入了将创新等同于发明和创造、工程创新等同于技术创新的理论认知误区,将工程创新的范围狭隘化,把工程创新禁锢在技术的层面上。因此,本文将从批判的视角重新深入探究工程创新的界定以及工程创新赋予我们的意义与价值。带着这样的目标与期望,笔者开展了论文的研究与书写。本文首先通过对创新的概念辨析,引入工程创新与技术创新、工程创新与非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并逐一进行解释和论证,力图打破惯性思维影响下,将工程创新与技术创新、创新与发明混为一谈的思想理论认知误区。工程是建造人工物的物质实践活动,而人类物质生产、生活资料的创造与人工物的关系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工程创新才能满足这些新需求并推动更高层次的需求产生。在此基础上,本文拟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意义上扩展了工程创新的内涵。熊彼特指出创新是在发明的基础上并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是技术发明的产业化与商业化,创新的关键在于其创造性的改变是否带来一定的增值效益。按照熊彼特的这种创新观念,创新是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因素有机结合的综合过程,不能将创新束缚在技术的框架之中。我们也理应重视工程活动中的非技术创新及其带来的价值影响。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人工物分析视角的工程创新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人体工程学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