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MPA论文 > MPA学位论文 > 我国MPA教育中长期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MPA教育中长期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10-13 14:00|论文栏目:MPA学位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11013,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1-10-13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MPA学位论文文章《我国MPA教育中长期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 要]MPA 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其使命、理念与目标,在特色建设、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强大影响力。但是,从中长期发展考虑,MPA 教育尚面临价值取向冲突、制度困境、特色困境、主体性困境以及资源配置与需求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在顶层设计上进行制度创新,特别是 MPA 专业学位教育制度设计应该与公务员管理制度有效衔接;同时,应加快 MPA 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培养院校内部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促进社会资源有效输入到 MPA 培养院校。获得 MPA 项目的竞争优势,根本在于培养院校具有特色的专业化能力提升。政府在促进 MPA 项目专业化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将会起到杠杆作用。
  [关键词]MPA 教育;制度困境;特色困境;主体性困境
 
  从 2002 年第一批 MPA 研究生走进 24 所大学,中国 MPA 教育历经整整十二年的发展。十二年的历程,MPA 培养院校从 24 所发展到 223 所,招生规模从 3506人扩大到 128363 人,培养模式从单证模式(学生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发展到单证与双证模式(学生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并行。与其他 38 个专业学位教育相比较,MPA 教育的发展速度无疑位居前列。然而,回顾过去十年的 MPA 教育实践,人们在为之取得的成绩欣喜之时,也不能不正视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以利于 MPA 教育未来十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解决 MPA 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必须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和国家的教育、人才等各领域的整体发展规划,从理念变革、制度设计和管理创新等多层面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MPA 教育的使命、理念与目标

  (一)MPA 教育的使命
  中国 MPA 教育产生于中国公共管理转型的主要时期。经过 20 年的改革,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传统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公共人事管理缺乏根本的法律制度支撑,没有一套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土地开发与管理混乱,老百姓看病就医难,以及教育不公等问题饱受大众诟病。公共管理实践中遇到的这些矛盾已经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影响经济体制改革推向深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公共管理的转型。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决定因素是人,即需要一大批专门的公共管理人才来支持公共管理的转型。在此背景下,1999 年国务院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在全国开展 MPA 教育。针对上述公共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建议第一批 24 所 MPA 教育试点院校设立公共人事管理、教育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五个专业培养方向。
  (二)MPA 教育的理念
  培养什么样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这首先是一个事关培养理念的问题。虽然教育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并未就 MPA 教育理念进行专门界定,但从全国MPA 培养院校的培养方案中不难发现,所有培养机构都形成了基本共识:MPA 教育应以公共精神、能力建设为基本理念。公共精神源自于现代政府的定位和中国当代政治特有的禀赋。能力建设是实现公共精神的基本要义。MPA 教育是以公务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规定培养院校在招收 MPA 研究生时必须保障 80%以上的学生是公务员。中国的公务员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在政治体制、行政主体人员结构和政党使命的高度契合中,公共精神的中国特色得到充分体现。在现代政府的治理实践中,要实现公共利益,必须有一支能力强大的公共管理队伍。
公务员能力的培养成为推进现代政府公共管理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MPA 教育的目标
  MPA 教育的目标有现实和长远之分。MPA 教育的现实目标是为党政机关和其他公共管理机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从长远来看,MPA 教育的教化功能不仅体现在培养专门的公共管理人才,它还兼具提升公共系统文明程度的任务,即在使公共系统的运转更加有效的同时,能够逐步改变公共系统的风气,孕育公共系统新的健康文化。尽管在实践中不可能使每一个公务员都成为 MPA 中的一员,但可通过 MPA 学生的标杆作用以及 MPA 教育文化来影响每一个公共系统的成员,搭建传播 MPA 教育影响力的文化平台。

  二、十年 MPA 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填补空白,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 MPA教育
  MPA 教育于 1924 年起步于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逐渐成长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最重要的研究生职业教育。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公共管理迫切需要转型,特别是拥有 4000 多万人员的公共管理者队伍需要实现能力提高和素质提升。中国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推出了 MPA 教育。从人才培养的格局来看,这从根本上排除了公共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的路径障碍,填补了研究生职业教育的一个空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的 MPA 培养体系初步建立。这个体系不仅具有了比较明晰的使命、理念和目标,而且建立了比较合理的管理体系。经过十余年发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对 MPA 教育进行科学领导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行业机构在 MPA 教育中的功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是 MPA教育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MPA 教育发展政策和规划,特别是通过教育审批权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是行业自律组织,由公务员管理的相关部门(中共中央组织部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 MPA 培养院校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指导、协调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活动,加强高等院校及公共管理实际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学术界和有关国际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1]
  (二)发展迅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培养体系
  十余年,MPA 教育呈现迅速发展之态势。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职业教育,MPA 教育在发展规模上超过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和法律硕士(JM)。中国MBA 教育 1990 年设立,到 2012 年底有培养院校 185所;JM教育 1995 年设立,到 2012 年底有 126 所培养院校。MPA 教育 1999 年设立,而培养院校已发展到 223所。[2]其中,46 所院校已经通过了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办学评估,转正为 MPA 教育正式办学单位。MPA 报名和录取人数也呈稳步增长势头,2001—2002 年度 MPA 报名人数11847 人,实际录取 3746 人;到 2013—2014 年度,MPA单双证实际报名人数超过 30000 人,实际录取人数达18443 人。[3]在规模扩展的过程中,MPA 培养方案逐渐成熟。在招生对象上,中国 MPA 教育面向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其中公务员的比例必须超过 80%,并对不同层次学历报考者作了具体的工作经历规定。在课程体系上,全国 MPA 培养院校都采用三个模块,即核心课程、方向性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相结合。在教学手段上,各院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发展多样化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校际交流教学和双导师论文指导逐渐成为特色教学手段,有效地强化了对 MPA 学生实践中的决策能力、服务能力等基本管理能力的培养。[4]在学位授予上,中国的 MPA 也不同于欧美。欧美的 MAP 教育对是否授予学生 MPA 学位主要根据其课程成绩,而中国采用了类似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授予要求,即“课程 +学位”的形式。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还制定了全国 MPA优秀论文评选办法,旨在促进 MAP 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功效显著,有效发挥了 MPA 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力
  MPA 教育迅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公共管理队伍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了公共管理队伍尤其是公务员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基本素养。截止 2012 年底,全国共招收 MPA 研究生 128363 人,按照公务员占比最低值80%估算,MPA 研究生中的公务员数有 102690 人,使全国公务员研究生的比例至少提高了 1.27%。[5]MPA研究生将公共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中国公共治理的实践,对提升中国公共管理的质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MPA 教育提倡的公共精神、公共关怀等理念,以及通过全国和区域 MPA 研究生组织倡导的学术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公共管理变革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促进交流,多维度推进了学科力量与社会力量整合
  MPA 教育突破了研究生培养局限于一个学科内完成的常规模式,实现了多学科的联合,有效地整合了培养院校的校内资源。各个培养单位跨院系建立起 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并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实现了文、理、工、农、医等领域多个学科与管理学的结合,形成了自身的培养特色。在推进学科力量的整合中,全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举办 MPA 教育研讨会、公共管理院长论坛、MPA学生论坛,还有各种专题学术研讨会、师资培训,以及各院校开展的学术交流和师资互聘等”,[6]有效地将全国各培养单位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三、MPA 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困境

  中国 MPA 发展十多年,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时间短、行政生态和社会生态复杂,从中长期发展来看,依然面临许多难题。
  (一)价值取向冲突
  MPA 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是 MPA 教育基本价值取向的体现。MPA 教育定位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谋求公共利益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力求培养公共管理人员的公共精神与治理能力,完善特定角色的人格塑造。MPA 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是其基本价值所在。然而,在 MPA 教育的制度设计中,趋向于市场化的收费教育与招生名额的严格管制,则有悖这一基本价值。各个培养单位按照生源情况特别是生源的竞争程度制定学费价格,使学费成为驱动培养单位 MPA 教育发展的重要杠杆。有时,这种杠杆作用已经深入到学校内部的资源整合和教学安排中。因为 MPA 教育成为吸引眼球的“收费”教育,学费的分配是否“合理”成为教学及论文指导等诸多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显然,“教育是事业还是产业的本体论判断问题”,[7]已经充分地表现出来。主管部门采用了名额控制的方式,表面上似乎可以控制矛盾的发展,而实际则不然。主管部门能够实际控制名额的“单证”MPA 招生正在萎缩,将逐步过渡为“双证”MPA,而“双证”MPA 的招生规模的实际控制权在学校。因此,在未来,这一矛盾可能不是被消解了,而是被强化了。此外,由于现行的人事制度和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产业化的导向将可能使有权的(人)和没有权的(人)、有钱的(部门的人)和没有钱的(部门的人)在接受 MPA 教育方面机会不均衡,产生严重的公平问题。
  (二)制度困境:体制局限与政策冲突
  中国 MPA 教育中的价值冲突在到体制与具体政策层面也日益凸出地体现出来。其体制性冲突主要表现在教育管理系统和办学主体两个层级。由于教育管理权力的分置,在 MPA 教育中出现了单双证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全球各国 MPA 教育乃至所有专业学位教育中都不曾出现过。MAP 教育单证模式的管理主体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管理范围包括办学资格的审查、招生名额分配、办学过程控制等;而 MPA 教育双证模式的主管单位是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在管理双证 MPA教育过程中,在实施限制性管理时,还对办学单位进行资源分配。高教司对双证 MPA 的管理非常接近于对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管理。这就导致单双证 MPA 学生在同一院校接受了同样的专业教育,但结果却不同。双证 MPA 学生不仅获得了研究生毕业证书,而且可与学术型研究生同样参与各种奖学金的评选。这种制度设计不仅严重挑战了社会公平的价值观,也增加了政府人事管理的难度。在办学主体上的体制性缺陷主要是 MPA 教育的单位制问题。在全国 223 所 MPA 办学院校中,实际办学主体有两类。一类是综合性大学的公共管理学院,另一类是理工农医类大学的人文学院。MPA 教育名义上的办学主体是大学,而实际的实施单位是这两类学院。由于单位制的制约,师资队伍等培养力量的整合明显先天不足,大多数培养院校没有能够有效整合全校教育资源。MPA 学费分成成为阻隔其他院系教育资源流入的大坝。与体制性冲突相对应,MPA 教育政策也存在诸多不协调。首先是人事制度设计与 MPA 教育脱节。MPA教育是先进的专业学位教育,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公共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和主要难题,紧跟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理论层面要求对 MPA 研究生的培养与使用协调一致。但是,在实践上并未实现有效对接。除了上海等少数省市外,在大部分省份,MPA 教育竟然无法与公务员培训相衔接。这不仅影响了公务员报考 MPA 的积极性,也增加了 MPA 学生的负担,重复培训和资源浪费严重。在使用环节,公共人事制度也存在严重滞后问题。人事部门依然沿用传统学历标准,在公务员工资定级、晋升考察等人事管理环节,MPA 研究生(单证)均不能享受研究生待遇,而只能等同于本科学历。这就迫使他们在完成学业后还要想方设法获得研究生学历。比如,不少人转而投向党校研究生教育。MPA 教育与公共系统的融合度远不及党校研究生教育。此外,组织部门与人事部门的政策也存在冲突。从 2001年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各省市人事部门每年就 MPA 教育发文,要求有关单位将 MPA 教育纳入公务员培训长期计划,对 MPA 研究生给予时间、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但是,组织部门则严格限定,不准报销干部在职学历教育的学费。在组织部门的政策出台后,此前多地鼓励公务员在职学习 MPA 的经费保障措施被停止。组织人事部门的政策都在政策周期之中,究竟以哪家政策为准,令各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者十分尴尬。特别是对双证 MPA 学生而言,学校采用的是委托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委托方亦即公共部门的用人单位有保障时间、学费等方面的义务。这些冲突的政策如果不能协调一致,不仅会严重阻碍 MPA教育健康发展,也可能使公共部门陷入行政诉讼的风险。
  (三)特色困境:培养方案雷同,缺乏培养特色
  MPA 教育不同于大学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本科生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而是要面向现实,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复杂的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全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全国培养院校制定 MPA 培养方案基本模块:核心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 +选修课程。核心课程旨在训练 MPA 研究生的基本理论能力,专业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则重在培养学生解决专业性公共问题的能力,体现专业化诉求。目前我国 MPA 培养院校主要设置的专业方向依然是十年前大类方向,如公共人事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社会保障和城市管理等,远远不能满足公共管理实践专业分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笔者2012 年对第一批、第二批 MPA 培养院校培养方案的调查,对照我国政府管理的27 个行业类别,所有培养院校的 MPA 教育专业覆盖尚不到 60%,亦即有 40%的培养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培养院校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的重合度超过 70%。很显然,MPA 教育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学院特色和当今公共管理的发展需要,缺乏专业化的深度设计。
  (四)主体性困境:MPA 学生与教师的主体自觉性缺失
  狭义上,MPA 教育主体主要是 MPA 教师和 MPA研究生;广义上,MPA 教育主体还应包括学校、政府和行业组 织 (这 里 主 要 是 全 国 公 共 管 理 硕 士 研 究 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MPA 教育的主体性是各类主体对自身地位、价值的合理定位并付诸自觉行动。在 MPA 教育发展历程中,其主体性缺失是比较明显的。作为 MPA 教师,虽然对传授运用理论的实践能力存在较高共识,而实际的教学活动却相差甚远。[8]MPA 研究生对 MPA 培养目标和个人发展的关系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从第二届全国 MPA 论坛开始,全国 MPA 教指委组织的《全国 MPA 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过 35%学生对 MPA 培养方案认识模糊,“混文凭”成为主要目标。学校作为办学主体,自觉提升 MPA 品质的意愿不强,其主要目标在经济效益。在政府层面,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在 MPA 教育与 MPA研究生职业发展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机制。MPA 研究生无论是入职公共系统,还是在晋升、培训、奖励等方面,都难以获得应有的激励。而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在一些重大制度冲突面前缺位,比如 MPA 单证与双证的冲突,至今没有相应的政策化解。作为行业组织,MPA 教指委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虽很勤勉,却是力不从心。
  (五)资源配置与需求冲突:东西部地区公务员职业发展与培养院校分布不均衡
  资源配置与需要冲突似乎是 MPA 教育的先天不足。MPA 研究生在职学习和禁止异地办学的规定决定了 MPA 学生只能就近入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否满足本地公职人员学习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是本地的教育资源。我国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呈现东部远远领先于西部的格局,MPA 教育亦如此。在第一批 24 所 MPA 教育院校中,西部地区只有 1 所。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 MPA 培养院校 147 所,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只有 33 所 MPA 培养院校,而东部地区13 个省(市)(除去台湾)共有 82 所培养院校。从招生的实际情况看,西北、西南地区招生总数尚不及华东地区的四成(见图 1)。
各地区 MPA 招生总数比例图示

  四、变革和完善 MPA 教育的思路

  破解中国 MPA 面临的困境,推动中国 MPA 教育发展,需要在宏观层面进一步推进制度变革,微观层面则需要培养单位完善组织管理。  (一)创新 MPA 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制度与公共人事制度的对接  MPA 教育旨在为政府及非政府公共部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其中公务员占比超过了80%,因此,MPA 培养模式与内容应该与公务员职业发展实现有机对接。一方面,MPA 培养方案应基于对政府管理实务发展的调查,使 MPA 培养方案真正接“地气”;另一方面,公务员培训规划与人事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则应充分利用 MPA 教育成果,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前者需要全国 MPA 教指委和培养院校厘清思路,后者则需要公共组织人事管理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相互协调。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来看,尚没有真正体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和协调。2008 年,复旦大学等上海市 MPA 主办院校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将 MPA 核心课程教育与公务员培训相结合,规定研修了 MPA 核心课程则可免修公务员培训相关课程。这一制度创新受到 MPA 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在 MPA 培养方案完善以及公务员入职、培训、职业发展等领域,教育主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和 MPA 培养院校的合作,依然存在广阔的制度创新空间。
  (二)推进 MPA 教育资源整合,提升 MPA 办学效率
  MPA 教育资源的非均衡性不仅表现为高校之间,而且表现在高校和社会之间。推进 MPA 教育资源整合,需要在三个方面创新整合机制。首先是要提升办学主体内部的资源整合。MPA 办学主体主要是以一个大学为单位,但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则是大学内的某一个学院。真正实现大学内相关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则必须在学校层面上实施教育经费和教学方案的统一管理。其次,拆除阻隔不同区域间 MPA 教育院校资源整合的藩篱。对于西部地区而言,面对巨大的 MPA 教育需求和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能有效输入。推动东西部高校合作、实现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显得尤为迫切。第三,实现社会资源向高校的输入,提升 MPA 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解决中国公共管理的问题不仅需要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更需要对中国实践有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在借鉴西方经验、传播管理理论方面,大学的师资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而在实践总结方面,很多时候他们不及伟大的实践者。引入具有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对提升 MPA 教育品质非常重要。虽然不少高校在数年前已经开始探索,然而,因为缺少相应的协调机制,仅仅依靠官员的道德自觉,效果很不明显。因此,需要组织人事部门与高校合作,建立相应的输入机制,同时建立大学教师走向政府管理岗位参与实践的渠道,扩展交流与合作。
  (三)改革 MPA 培养机制,形成 MPA 特色教育
  MPA 单双证的不公平饱受社会批评。既然培养院校采用了同样的培养计划,所有 MPA 学生应享有同样的教育权利。因此,在培养机制上,应该实行单双证并轨。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统一制定 MPA 培养计划和统一的 MPA 招录政策。培养院校则应统一 MPA 培养方案和收费标准。进一步地,则应将 MPA 培养费用与政府预算相结合。MPA 教育主要致力于为政府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在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人员培训费用也在不断增长,而且,根据组织人事部门的政策,事实上每年有大量的 MPA 研究生从政府获得学费补贴,那么,直接在政府预算中对 MPA 教育立项就是可能的和可行的。由公共财政支出,在符合培养目标的公共部门人员中择优录取 MPA 研究生,能够更好的将 MPA 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结合起来。更进一步,则是要在预算管理中纳入招标机制。公共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发展,要求在政府内部实行专业化分工。不同部门以及不同时期,公共管理对人员技术、知识和能力有着特殊的专业化要求。因此,组织人事部门应每年提出人事发展计划清单,并联合财政部门向MPA 培养院校邀约议标或者直接招标。MPA 培养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切实的培养方案,才能获得政府提供的 MPA 培养费用。这将大大促使MPA 培养院校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发展自身教育特色,发挥 重 要 的 杠 杆 作 用,从 而 提 升 全 国 MPA 教 育 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 MPA 培养院校 2014 年院长工作会材料汇编[C].2014.8.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sy/glmd /259613.shtml#41.2013.3.
[3]张勇,任溶,孙琦.MPA 登陆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0 -31.

周建国 陈 谦      南京大学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我国MPA教育中长期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MPA学位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