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电大论文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向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向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11-22 14:49|论文栏目:学前教育电大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11122,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1-11-22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学前教育电大论文文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向》,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我国传统高职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依据单一、不合理;注重知识传授;内容单调;课程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现阶段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依据逐渐合理;注重技能培养;内容不断丰富;课程比例渐趋协调。未来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呈现依据多样化;注重学生实践反思能为的培养;内容丰富且更加实践化;课程比例协调的特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高职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了满足当前我国对幼儿园教师的大量的需求以及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断促进和完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成为重要的教育使命。因此,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向

  一、传统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回顾

  传统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受师范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从课程设置的依据来看很单一,主要的依据是学校培养目标。一般的高职院校都借鉴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由此在课程的设置卜也盲目照搬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些高职院校由中职升格而来,沿用中职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忽略了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学校只顾培养一些“知识拥有者”,而不顾培养出人才是否能应用所拥有的知识,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否有助于其未来专业的成长。从课程设置模式来看,传统高职学前教育一直是“公共基础理论课一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一校内综合模拟实训一校外实习”的模式。【1】这一模式旨在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提升其“学术性”,虽然设有校内模拟和校外实习,也是时间短暂,模拟、实习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理论与实践脱节,所学理论不能很好得到应用,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能力得不到提升,这样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是典型的“空谈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从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公共基础理论课主要是“语文”、“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等科目,专业理论课主要集中在“三学六法”,专业技能课主要是“钢琴”、“舞蹈”、“简笔画”等。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很单调,直接导致学生基础知识狭窄,同时也忽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尤其是教育实践能力几乎为零,更不能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从课程设置的比例来看,公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教育实践课比例失调。公共基础理论课占有绝对比例。忽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导致学生专业素养不高。专业技能课注重校内模拟实训,忽视教育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性课程缺乏;其次注重艺术技能,忽视了教学技能的锻炼,技能没有针对性。选修课与必修课比例严重失调,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的设置,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二、当前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成就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摸索取得很大的成就。在注重“学术性”的同时,也兼顾“师范性”。从课程设置的依据来看,不再是单一的培养目标,还考虑到学生的就业以及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这是非常合理的。学校是为社会在培养人才,就要考虑社会的需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合理的课程设置在保证学校培养目标实现的同时,更要促进学生就业与其专业成长与长远发展。从课程设置的模式来看,当前的课程设置模式突破了传统模式,以课程的“技能模式”为主,围绕培养学生的技能来设置。“公共基础课一专业理论课一教育见习课一专业技能课一校内模拟实训一校外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模式。相对传统模式而言,当前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重视技能,中间穿插有“教育见习课”,学生可以把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教育见习、实习”锻炼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校内模拟”、“专业技能课”使得学生讲课、演唱、简笔画、钢琴等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专业理论课”上教师也有意识地设置不同的环节,如“课前三分钟”联系幼儿园实际的手指操、讲故事、幼儿表演、游戏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技能,可以说整个课程设置都围绕“技能”来设置和进行的,是“师范性”的集中体现。从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课程内容比传统课程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公共基础理论课”、“三学六法”和“简笔画”、“钢琴”、“舞蹈”外,根据将来就业的需要,增加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礼仪修养”、“心理健康”等公共课程;“中外学前教育史”、“科研方法与指导”、“幼儿园课程”等专业理论课程;“幼儿园环境与创设”、“幼儿游戏”、“玩教具制作”等专业技能课程;“歌曲创编”、“音乐欣赏”、“素描”、“色彩”、“手工”等艺术技能课程,舞蹈细化到各种木同形式的舞蹈、民族的舞蹈;此外,还增加了教育见习和实习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促使其特长的发挥。.从课程设置的比例来看,课程设置的比例更加合理,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比例更加协调,专业课比例增加,这使得学生在基本文化素养得到保证的同时,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专业技能也得到特别的重视,课程比例加大,明显高于专业理论课程,但是专业技能课仅仅集中在艺术技能的培养。

  三、未来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取向

  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强调:要发展教师的实践能力,做反思性实践者,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不断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2】在这样一种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未来我国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取向是一种“全实践”理念的课程设置,即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3]更好地平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全实践”理念下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不仅着眼于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就业,更加重视学生自主专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达到“思行合一”,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从课程设置模式来看,“全实践”理念课程设置的模式是一种“反思实践模式”。“教育见习~公共基础理论课一专业基础课一教育见习一专业技能一模拟实训一校外实习”,以实践课程统整学科课程,以学科课程渗透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学科课程的统整平台,学科课程是实践课程的延伸与提升。[31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是整个模式的核心。从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主要还是公共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教育见习与实习课程。与以往不同的是,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2】因此,教育见习和实习成为课程内容的主体,统领和整合其它课程。这样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反思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反思过程中不断获取专业知识,以教育见习、实习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即要求学生“做中思,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从课程设置的比例来看,“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有很大比例。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性课程将与专业基础课、技能课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比例甚至将超过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成为高职学前教育课程中的主体性课程。选修课比例也将增加,且强调能够获取实践性知识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同时,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和适应将来工作的能力,其中“艺术类”技能课程将会被淡化,极力避免幼儿教育“艺术化”的倾向。因为在幼儿园中教师最重要的技能不仅仅是弹、唱、跳的技能,据调查,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三项技能依次为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幼儿一日生活合理安排的能力以及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凹这些能力的习得要求学生在教育见习实习中逐渐养成。

  四、结束语

  不难发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培养目标发展到培养目标兼顾就业以及学生将来的专业成长,依据越来越客观、准确;课程设置模式从“知识模式”到“技能模式”再到“反思实践模式”,越来越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越来越丰富和细化,课程比例越来越协调、合理。
 

参考文献

[1]田晓莅.关于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0(3):170-17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Z].2011-10一(08).
[3]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师资培养,2006(1):47—51.
[4]费广洪,郑春娟.园长视角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_课程·教材·教法,2008,28(3):9-12
 
 
张宇.王胡伊乐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向》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前教育电大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