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论卓越教师培养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理性

论卓越教师培养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理性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03-31 18:55|论文栏目:小学教育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10331,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1-03-3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小学教育论文文章《论卓越教师培养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理性》,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实践教学是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理性是实践教学的合理性诉求,是实践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指导性和反思性等特征。目前实践教学理性缺失,影响人才培养效果。提高实践教学理性需要建立促进师范生卓越潜质发展的实践教学目标,构建具有内在逻辑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加强指导教师培养培训,提升指导水平。
  关 键 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理性
  实践教学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及提高其质量是重中之重。但是,现实中的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甚至使实践教学成为现阶段本科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1]“在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中指导教师只把实践教学看作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忽视教育理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使实践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感性的、经验式指导成为主流,导致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理性意识不强,教育教学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较差。”[2]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中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的需要”。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教育质量的好坏对人一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于小学教育专业来说,培养卓越教师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因此,探讨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支撑性是小学教育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在卓越教师的培养中,应以理性为基点,形成实践教学理性。
论卓越教师培养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理性
一、实践教学理性与卓越教师培养
  卓越教师培养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师范教育阶段是为培养卓越教师奠定基础的时期,为了提高其培养质量,教育部于 2014年开始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7年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推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在职前培养过程中,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关于卓越教师,“学者们都有一种高度共识,即卓越教师是一群超出普通教师的拔尖人才,他们拥有一颗不断进取的灵魂,他们成长的过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3]76。“卓越教师像其他教师一样有着坚定的职业信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完善的知识结构、出色的能力结构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卓越教师既追求进步,又善于反思,既是教学专家,又是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但是他们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自身整体性的发展及突出的综合素质。”[3]76-77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卓越教师只能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成为现实,因此,在职前培养过程中,不可能直接培养出卓越教师,卓越教师培养应着眼于卓越潜质的培养。潘健认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应该定位于“卓越培养”,“就是为未来教师打好坚实的科学、人文和专业基础,将特定阶段的教师专业标准落实到课程体系中,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融入卓越的潜质,使之有可能在不断地学习、工作中努力成为卓越教师”[4]24。“卓越教师之所以卓越,首要因素不在于学术卓越或是技艺卓越,而在于精神卓越或是信仰卓越。”[4]25在卓越教师培养中,“必须扭转当下首重学术的教师教育方向,追寻本真价值,迈进首重情怀的正确轨道上来”[4]25。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以卓越为培养指向是一种应然选择,且培养学生具有卓越教师潜质,未来成为卓越教师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培养活动应以理性为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卓越教师培养的质量起着保证作用,“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是准教师经验养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5]。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以理性为基础,形成实践教学理性。实践教学理性是实践教学的合理性诉求,是卓越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追求合理性是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教师从事的是实践性工作,培养卓越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就应该以实践为指向。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课程要遵循实践取向原则。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具有理性是实践教学应具有的品性。理性是人的基本属性,是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为了获得预期结果,客观地面对现状,全面了解现实并分析多种可行性方案,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教育活动是一种理性支配下的活动,理性是教育实践成功的基础。作为理性在实践领域的体现,实践理性以如何使存在合乎人的理想及人的合理需要为关切点[6]。教师的工作蕴含独特的实践逻辑,这种逻辑具有其他职业所没有的明显特征[7]。实践教学是职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理性是指实践教学的出发点与实施应是理性指引下的实践教学,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指导性和反思性等特征,它是相对于实践教学中的非理性化表现如形式化、感性化等而言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尤其需要具有理性特征。其实践教学理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小学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应具有理性的态度,客观全面地了解小学教育的实际,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因此,职前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应能够使学生学会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二是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审视,教师职业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从事这一职业的人理应从职业生活中获得职业内满足,体验职业生活的快乐。这种职业内的满足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所在,而教师职业内的满足与职业生活的成功密不可分。在职业生活中,职业成功需要教师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活。实践教学理性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教育理论的价值,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教学的积极体验,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将要从事的职业,对于学生的职业情怀、卓越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三是职前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必须是理性的。师范教育是职前教育,是为学生从事教师工作做准备的,学生需要获得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才能形成师范意识,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小学教育专业在性质上属于教育学,专业性非常强,可以说是为小学教育的师资培养量身打造的专业。该专业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基本专业要求,同时学生应该能够用理论审视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或者经验性的。基于以上的分析,以卓越为指向的小学教师培养应是理性的,实践教学理性是实践教学的正确选择。
二、实践教学理性的缺失
  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合理性诉求经常被忽视,实践教学理性缺失现象明显,这已经成为目前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一)实践教学目的性缺失
  人的行为都是具有目的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更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实践不仅仅是一种运用技能的行为或过程,也是运用判断与反思的价值抉择的目的行动”[8]。实践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践活动中,
目的性缺失现象比较严重,表现为实践教学目的不明和对目的的不正确认知。目的不明是指对实践教学的定位与价值认识不清,导致在实践教学中形式化、放任化,走过场现象比较明显,如教育实习中出现学生自主实习,学生是否真正深入小学教育场域进行感知与体验较少受到关注,或者把学生安排在实习学校,学生在实习学校是如何实践的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与监督,质量无从保障。对实践教学目的的不正确认知也是导致实践教学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普遍重视教育实习,但这种重视还是缘于对教学技能训练的推崇,忽略甚至放弃教育实习在教师伦理成长方面的体验价值。”[4]26人们对实践教学认识模糊、重视不够,“认为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是对理论教学中所涉及的理论的验证和演示,教学过程中学生大都是被动参与的,教师是凭经验进行的”[9]。在实践教学中,一般遵循技术理性路线,关注学生教师技能的获得,对学生的职业情怀、教育观念等隐性素质的培养较少关注。对实践教学价值与目的的不正确认知导致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未能形成小学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如职业意识的觉醒、实践性知识的获得等
三、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理性的策略
  教育实践是有教育意图的实践行为,或者行为人以教育的名义开展的实践行为[14]。在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不断反思,重建有指导价值的实践命令”[15]。为了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活中真正成长为卓越教师,在职前培养中,应该为学生将要从事的教育实践奠定坚实的理性基础,让他们在理性指引下获得专业发展。因此,实践教学应提升理性水平。社会希望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凝聚生成可贵的教育智慧[16]。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师范生具有卓越教师的潜质,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指引方向,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指向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作为师范生培养的组成部分,新加坡国家教育学院构建了对于卓越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的哲学价值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自主而有思想的教师,因此把它作为教育实习目标[17]。可以说,建立明确的、积极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理性的现实需要。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围绕培养卓越教师,应确立促进师范生实践智慧提升的目标,即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获得从事小学教育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教师教育实践中具有的有效从事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和自身发展的心理品质。具体讲,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能有效促进学生小学教育情怀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形成和专业发展后劲的获得。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围绕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分解与确定目标内容,建立合理的目标体系,使师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在目标的指引下完成实践教学的各项任务。为了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双导师指导机制。双导师指高校教师与小学教育一线的指导教师,二者共同指导师范生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这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在需要,可以为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获得实践性知识、形成实践能力与智慧提供必要的帮助。高校教师和一线教师通过建立合作共同体,在学习、研究与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可获得专业成长。二是指导教师的选择与稳定。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的个人品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具有主动性,因此,应选择那些热爱学生、愿意指导学生并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承担指导教师的任务,并尽可能保持稳定。指导教师应形成责任意识,并自觉地提升自己的指导水平。三是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能力是有效完成任务的直接影响因素,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存在着一定问题,进而制约着实践教学的效果。高校指导教师一般学历水平高,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小学教育直接经验相对比较缺乏;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指导实践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应该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使指导教师明确职前实践教学的性质及价值所在,能够用理论审视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指导教师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培训制度化,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合作进行小学教育问题研究,举办读书交流会,高校教师到一线学校进行实践能力提升,小学教师到高校进修学习,或进行顶岗置换等。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理性是实践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提高实践教学的理性水平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杨军,王雪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05.
[2]赵红利.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理性现状分析及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3):117.
[3]薛萍,冀惠.卓越教师培养研究综述[J].吕梁学院学报,2016(3).
[4]潘健.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焦点问题及对策研讨[J].教育发展研究,2017(24).
[5]杨柳,赵正.从业资格新要求背景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省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63.
[6]杨国荣.实践理性及其原则[M]∥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
[7]周昆,袁丹.实践理性映照下的卓越教师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18(1):78.
[8]金生鈜.何为教育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13.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论卓越教师培养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理性》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小学教育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