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教育论文 > 硕士论文范文:中国国际教育硕士文化课程研究

硕士论文范文:中国国际教育硕士文化课程研究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0-09-21 17:32|论文栏目:教育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00921,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0-09-2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教育论文文章《硕士论文范文:中国国际教育硕士文化课程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学科建设不断深化,各项专题研究如日方升。相较于其他专题,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文献虽占据多数,但涉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文化类课程设置的研究文献十分有限。因此,在当前发展背景下,本专业的研究重点应该多偏向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文化类课程设置,文化课研究应成为一个需要密切关注和探讨的热点专题。目前关于文化类课程设置的研究还是很单一的,研究内容只针对课程的某一部分,或者是只针对关于留学生问题进行研究,并没有完整的课程设置方法与策略,也没有具体到某一类课程。由此可见,汉硕培养课程设置有关文化类课程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有很多问题还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挖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同各国区域之间的合作,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招收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喜爱中国文化的留学生,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如何培养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开始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培养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不仅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也有益于促进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多次强调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前各项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其中,人才储备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增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培养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则是加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重点研究怎么样能更好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大众化理念相融合,宣传优秀当代文化,实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传承和传播,充分展示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是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内容的重要考量。因此,在汉硕的培养体系中,提高文化类课程的比重,有助于深入开展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发展已走过十几个年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共批准了超过百余所高校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TCSOL)的培养院校,致力于为国家对外汉语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和人才,然而随着院校纷纷开设汉硕专业并且不断扩大招生,生源的扩大会影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很多学校出现了保量不保质的情况,其中各院校的课程教学内容不适合学生需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综上所述,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类课程设置应该作为本专业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研究环节,它的发展可以直接决定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方向。因此,其课程设置的方向应考虑是否能够满足汉语国际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趋势,是否满足学生需求。
  第二节 研究方法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文献搜集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对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类课程设置进行综合研究。主要思路如下图:
  研究思路图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的是通过搜集、整理、鉴别与所研究的课题有关的文献,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研究课题形成对比事实的一种科学认识的方法。本文通过借助中国知网 CNKI 等查询方式,搜寻并整理国内外有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文化类课程设置的文献或期刊,进而对目前汉硕文化类课程设置研究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借鉴相关文献丰富本论文内容。问卷调查法指的是因特定课题研究需要,以设问的形式罗列问题表格,之后发放表格给特定人群,主要用控制式的测量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最后利用统计的数据结果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共同点并提出可行性意见,问卷调查法是可以搜集到可靠的资料的一种方法。本文利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外国学生发放问卷调查,通过统计调查数据,了解留学生的文化兴趣所在,分析研究相关内容,从而为本论文搜寻更多调查资料。访谈法,又称会谈法,是指研究者因研究需要与受访人员面对面交谈,了解所研究课题基本情况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本文通过与中国汉硕学生、海外归国志愿者以及留学生进行谈话,统计学生的反馈信息来了解国内部分汉硕学生对文化课程的看法,海外志愿者在国外教学时遇到的问题以及留学生的文化需求。

  第二章 研究现状综述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从 2007 年开始在我国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并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培养工作,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方向是向第一语言非汉语的海内外汉语学习者教授汉语知识。此后,有诸多学者针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了相关研究。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相关研究成果
  朱永生(2004)研究了汉硕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课程的理论性、应用性及灵活性原则。李晓琪(2007)认为,想要培养优秀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人才,必须要重视培养应用型职业性的对外汉语人才,同时具备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其内容包括语言知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汉语教学技能和学生综合素质五大方面。刘富华(2008)认为汉语国际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汉语国际应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具体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基础课、技能课、文化课、政治课、语言课。其次,要明确各类课程特点、相互之间的交叉关系,以及明确各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强调各类课程不可分割,必须紧密相连。李泉(2010)研究了汉硕专业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情况,强调了要在充分考虑国外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从以上研究综述中可以看出,大多学者都是以《09 培养方案》作为蓝本,再以具体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来展开研究。依据上述成果可以得知,有关汉硕专业课程设置在方法和原则上都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内容上体现了本专业的发展需求。同时,研究中也指出了部分课程还有提升空间。但是,由于开设汉硕专业的院校较多,每年的招生人数也居高不下,其课程设置需涉及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仅仅考虑某一方面的因素有失偏颇,后续还应该扩大本专业的文化课研究范围。
  第二节 有关对外汉语教育文化教学相关研究
  自 1953 年起,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各项研究都主张有意识地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鼓励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中国文化知识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把中国文化有效地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中,对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九十年代,李又安在 1980 年提出将文化因素编写进教材中,有助于展示中国社会的全貌,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吕必松在 1981 年提出基于描写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听说法”语言教学方法中所包含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都会对外汉语教学和学习产生影响;张占一 1984 年提出了基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个别教学模式,强调了文化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赵炜(2013)强调了文化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很关键的地位,认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具备定性定位、语言与文化相结合、跨文化比较、实践等四种意识。周佳佳(2018)讨论了学习者的文化认知与语言学习效果之间的影响关系,想要改善语言教学方法需要建立文化思维。进一步选取了乌克兰地区的汉语学习者为调研对象,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融合文化策略的课堂教学方案,改善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王晓丹(2018)认为对外汉语教学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区域差异需求,对汉语学习有良好效果,也可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陈晗(2020)认为在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越发紧密的趋势下,风俗习惯和文化理解的差异会影响交流效果。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对思维模式深远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认知-行为”的跨文化交际模式。从以上相关资料内容可以分析出,对外汉语教学早已融入到学界的研究范围之内,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一直受到极大地重视,很多学者已意识到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用相当于奠基石。通过搜集文献可知,大部分对外汉语研究者一致认为:语言与文化是相互统一,形影不离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必须密切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联系。所以对未来的本专业课程建设,文化教学将是课程设置中重中之重的任务,但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没有涉及到文化教学与汉硕专业未来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的内在联系,因此之后的研究也应该多注意汉硕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文化类课程态度统计图

  第三章 文化需求调查分析

  第一节 国内调查设计与说明
  第二节 汉硕文化类课程需求调查分析
  第三节 留学生文化课需求调查分析
  第四节 从需求分析看文化类课程设置所需改进之处

  第四章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类课程设置意见

  第一节 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观念
  第二节 构建“三元”文化类课程体系
  第三节 建立多样化授课形式
  第四节 构建多维度教学资源

  结语

  由于汉硕专业学位较其他专业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学位,所以关于汉硕的文化类课程设置目前研究还比较少,且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传播,因此文化类课程设置的内容体系等也需要不断完善,文化类课程也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本文以辽宁师范大学的45名汉硕学生与 42名东北财经大学留学生的需求调查为研究基础,了解目前汉硕学生和留学生对文化类课程的需求,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得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化类课程重要性明确,但学生重视度有待提升;学生对文化类课程的认识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常以语言为学习中心,造成学生对文化类课程的认识有所偏差;传统文化课教学模式仅是文化的单向输出,忽略学习者需要,学习者学习兴趣减弱;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对象是外国学生,留学生是文化传播载体,因此文化类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需加强;因留学生背景不同,需求差异影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效果。根据调查结果,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重点课程设置方向,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品牌课程”三元文化类课程体系、建立多样化授课形式、建立多维度教学资源,提高汉硕以及留学生对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兴趣。运用各种资源保证培养优秀的文化传播人才,希望以上建议能给本专业的文化类课程设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使得汉硕培养方案日趋完善。
  本文对留学生的需求调查分析,只考虑到汉语学习者对待中国文化有共同的认同感,只考虑共性问题,忽略留学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学习动机、个性特点等相互间的差异性,对汉硕文化类课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希望日后能通过不断钻研并借鉴更新的相关理论成果对深入研究,改善这一问题。并且能由于笔者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经验方面等存在不足,本文中的数据经过人工统计测算,计算中难免产生误差,这将在日后的研究中逐渐完善,而且每个人的思维也有所差异,本文虽然得出一些分析结果并给出建议,但还有待优化,希望后续可以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专业,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跟实践来解决实际教学与学习遇到的各种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引起更多的学者来关注有关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类课程设置课题,为本专业文化类课程的发展打开一个全新的篇章。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硕士论文范文:中国国际教育硕士文化课程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教育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