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建筑论文 > 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

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0-09-10 18:17|论文栏目:建筑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00910,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0-09-10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建筑论文文章《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通过大量官方评审辞翻译和阅读工作,从官方给出的获奖理由中提取关键文本,对群像中的每个建筑工作室进行了客观呈现。随后搜集了群像的代表作品,绘制了从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群像大事记。并根据群像的基础信息在教育背景、出生年代、实践年数、实践地域、项目规模这五个方面对群像的组成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提出了“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群像’”为本文的研究起点,并充分介绍了“群像”研究学术价值。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建筑设计作为工程设计咨询业成为首批向外资开放的产业,各环节全面与国际接轨。这是大陆建筑市场第一次真正向西方世界打开,大量国外建筑设计和工程咨询机构快速涌入。大陆建筑行业在一片肃穆气氛中笑称“狼来了”,而这群“西洋狼”也“不负众望”地书写了新时期中国建筑设计实践的《狼图腾》i。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副司长王素卿认为:“在建筑业中,勘察设计行业是对外开放最彻底的一个行业。”(王素卿,2002)我国建筑业发展正式进入WT0时代。在加入WT0后不久,中国大陆便迅速逬入了“全球工地”的角色,2004年竣工的北京建外S0H0(山本理显设计)竣工,拉开了全球明星建筑师作品亮相的帷幕。紧接着2007年竣工的“巨蛋”(安德鲁设计)、2008年竣工的“鸟巢”(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2009年竣工的“大裤衩”(库哈斯设计)……这些项目的亮相也传达了来自西方的关于建筑的形式潜力与艺术价值、建筑师的名望与运作、建筑学的多元与开放等一系列可能性。不可否认,“西洋狼们”在给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和建筑创作带来全方位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气象?一一“发展我国建筑创作的出路在于开放,开放是今后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大趋势。”(张在元,2008)加入WT0标志着我们的国门向世界打开,迎进来一个前所未见的多元化的国际发展态势——中国社会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一方面,现代化不断推进,当下社会的多重激变令建筑学更加难以把握:学科范围扩充、服务对象增多、实践综合度加大……另一方面,浸润在社会中的广大非建筑学人士也逐渐认识到建筑(Architecture)与楼房(Building)有所不同,就如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迖(Jacques Derrida)的观点:“建筑(Architecture)总体上凝聚了对于社会所有政洽的、宗教的、文化的洽释。”与前几十年西方建筑思想的滲透和快速建造模式的输入不同,这次中国大陆建筑学经历的是与西方认知的全盘接轨,实践条件激烈变化、创作内涵不断扩充。我们再从这扇门向外看,西方建筑学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伴随历史的车轮、文明的河流滚滚向前,经历了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发展过程。建筑理论逐渐掀翻了古典秩序、修正了同一规则,抵抗着消费逻辑,怀疑着虚无形式。放眼当下,社会万象更持续朝着多元的方向打开,正是这种人类内在的个性愈加彰显、压抑的欲望逐渐释放的变化,令建筑的一元秩序全然退向幕后,多元现实得以变成真正主角。美国当代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ArthurDanto)宣称:“我们已经真正进入了一个多元主义时期,不存在一个正确的创作艺术的方式。
论文结构框架图
  1.2研究缘起:中国建筑师开始受国际关注
  当下中国大陆的建筑学呈现多元复杂的局面,建筑创作似乎“一切皆有可能!却常常追问“一切从何谈起?”。这个奋进而又彷徨的时期,我们该如何把握?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研究对象,而笔者将关注点放到这其中一件非常重要的新鲜事一一中国建筑师连续获得国际建筑奖。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不仅仅为中国建筑学界注入一针强心剂,专业人士和大众媒体也纷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姿态聚焦于王澍和中国建筑学界。和所有公众视野内的热门话题一样,王澍获奖事件激起的专业与公众评论分为两派,如同张永和在《普利兹克奖与王澍》一文里所写:“普奖,即国际的肯定,一方面使中国看到了自己优秀的建筑师,但另一方面,这个巧合(2012年普奖定于北京颁奖)带来了对普奖政治化的猜测,背后则是对中国建筑师水平的怀疑。”(张永和,2012)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出乎笔者的意料,也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笔者坚定认为这个奖并非从天而降。王澍在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前已经在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获奖,具有一定的国际认知度。经由这一热点,笔者在查阅了中国建筑师获国际奖的相关资料后,发现在这之前已有多位中国建筑师如李晓东、王澍、都市实践等得了包括伊斯兰世界的阿卡汉奖、德国的谢林奖、美国的《建筑实录》杂志设计先锋奖在内的多个国际奖项。可以看出,国际奖关注到了中国建筑师。一年后,在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博士生项目(CSC)的资助下,笔者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接受一年的博士联合培养,期间的所见所闻更令笔者对这一观点坚定不移。一方面,笔者常常往返于UCL的巴特莱建成环境学院(Bartlett  School of Built Environment)和与之相距一公里的AA建筑联盟学院,聆听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会前会后,大咖们久别重逢的亲切问候、亲密拥抱时表现出的师徒或旧友情谊令笔者感到西方建筑学语境的深厚基础。另一方面,笔者注意到马岩松专场出现在大咖与新锐齐聚的巴特莱国际讲座系列(Bartlett InternationalLecture Series)中,高规格研讨会中学者也常以王澍的建筑举例。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方面虽然西方建筑学总体上仍是不可撼动的国际主流,但中国建筑师群体在国际语境中所受到的关注正在持续升温;另一方面,被西方研究和讨论的中国建筑师和代表作几乎都是近十年来十分活跃的建筑师和其的新作,在外部语境发生变化的同时,内部格局是否也发生着变动?

  2走出去一一当代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群像”

  “我对中国出现更多的出色的建筑单体持有乐观态度。”一一张永和《普利兹克奖与王澍》,建筑奖作为一种“对于建筑界的直接而又影响深远的建筑批评”(郑时龄,2011),其发展历程展示了学界对建筑价值的不断思考和探索。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全球当代建筑奖创立的一个小高峰,这几十年中有大量的优秀建筑师和建筑作品受到发掘和表彰。不少奖项经过几代传承和积累,已然成为了建筑学的风向标和建筑师的荣誉堂。中国建筑师获国际奖有一个很长的渊源,如:杨廷宝先生于1924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求学期间获得了美国城市艺术协会设计竞赛一等奖和艾默生设计竞赛一等奖;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获得1983年普里兹克奖在内的多个建筑大奖。但不可否认他们的获奖作品主要基于西方的建筑学思考和社会现实,获奖次数和大量西方建筑师相比也极为零星。可以说二十世纪的中国建筑学之于西方,似乎一直只有“迎进来”而没有“走出去”。“中国当代建筑在西方理论界中是处于‘缺席’的地位,在西方林林总总关于世界现当代建筑史的著作中,偌大的中国始终隐遁无形。”(支文军,2009)新千年,新气象一一中国建筑师连续十三年在世界各大建筑奖项中收获荣誉。这个现象从无到有、悄然发生、振奋人心。而“现象”也从来不是一个平淡的词,或者说,平淡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疯狂。 
国际建筑奖项统计
  2.1现象锁定:当代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
  2010年,王澍凭的装置作品“衰变的穹顶”获得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特别提名奖;同年李晓东的作品“桥上小学”获得阿卡汉建筑奖,都市实践的作品“土楼公社”进入阿卡汉建筑奖最终轮评审。2012年,王澍获得全球建筑师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2013年,华黎的作品“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进入阿卡汉建筑奖最终轮评审。2016年,王澍的“富阳文村改造”、刘家琨的“成都贝森?西村大院”、张轲的“微杂院”、城村架构的“蒙古包”独立参展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七年光阴,从初次摘奖到梅开二度,中国建筑师们在世界三项重要建筑盛事中不断亮相。这对中国建筑界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事件。特别是在2012年,“王澍获奖这个标志性事件,或将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划出一道深刻的分界线,自此,中国建筑纪年,也许会被分割为前普利兹克时代与后普利兹克时代。”(周榕,2015)这个奖对我国建筑界的意义不亚于张艺谋1988年捧回的柏林金熊对于我国电影界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舍(柳亦春、陈屹峰)、马岩松、徐甜甜、董功、源计划(何健翔、蒋滢)、韩文强等一批青年建筑师在全球青年先锋类奖项中频频获奖,如英国《建筑回顾》杂志“新锐建筑”奖、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设计先锋”奖等。在当代中国大陆这个“世界工地”上,有这样一群中国建筑师所代表的“中国建造”正在逐渐被世界所承认。“中国”建筑师有多种习以为常的定义,中国国籍、在中国接受建筑教育、在中国进行设计实践、在中国高校进行建筑教学、活跃于中国建筑理论界的建筑师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师。这个群体也不应少了活跃于西方建筑舞台却饱含中国情怀的华裔建筑师,如今年刚过百岁的贝聿铭先生。也有不少外籍建筑师将工作室成立在中国大陆,如长城脚下公社红房子的设计者安东就是长期在北京实践的委内瑞拉籍建筑师。随着全球化加速、东西方交流增多,东西方的界限不断被打破,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中国”身份也愈加难以界定。在对近十年来获国际奖的中国建筑师进行统计时,笔者注意到:一方面,许多土生土长的中国建筑师有着海外建筑教育、海外建筑实践和海外高校建筑教学经历,其中少数加入了外国籍;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港澳台地区建筑师和外籍建筑师长期活跃于中国大陆的建筑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
  2.2国际奖呈现
  纵向地看,本文研究范围内的十一个国际奖可分为三个大类。一类是由专项机构设立及管理,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具有全球声誉及至高影响力的建筑奖;第二类是由各个国家建筑师协会设立及管理,具有全球声誉及影响力建筑奖;第三类是由各国独立学术机构或煤体设立及管理,面向中青年建筑师群体,具有全球关注度的建筑奖。横向地看,一类授予建筑师,以一个建筑师个人或团队综合的贡献为评奖标准;另一类授予建筑作品,以一件建筑作品的专业造诣或社会价值为评奖标准。各个奖项间的关注点也存在差异,相互间没有完全重复:如同样授予建筑作品,阿卡汗奖倾向于在民族边界中考量建筑作品的社会影响;而英国建筑回顾杂志“新锐建筑”奖则考量建筑师的早期创作的建成作品及其中蕴含的未来创作潜力。普利兹克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见尔奖。长期的传承和积累,令它呈现出一种成熟、稳定、连续、可识别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一一“颁给那些能体现出建筑艺术并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建成作品”(玛莎?索恩,2012)背后的建筑师。普利兹克奖的提名环节十分自由,全球注册建筑师都可参加。评审环节交予一个由不同国家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和热爱并精通建筑的评论家、教授、作家、企业家等组成的8人评委会主持。“其中有担任10年以上的长期成员,也有只为评委会服务2-3年的短期成员。长期成员保证了评委会的连续性,而不断更换的执业建筑师们则保证奖项能维持持久的活力。”(杨晓龙,2016)评委会于每年年初进行一次现场调研工作,综合建筑师的职业生涯、建筑理念和建筑作品的实际感受,经过讨论,最终通过投票选出获奖者。普利兹克奖多数授予正值职业生涯黄金时期,用有独特建筑理念、优秀建成作品和崇高行业声誉的建筑师,如2000年的库哈斯、2001年的赫尔佐格&德梅隆、2002年的马库特、2004年的哈迪德、2005年的梅恩、2007年的罗杰斯、2008年的努维尔、2010年的SANNA、2013年的伊东丰雄。近些年出现一些不同的气象,如授予已过黄金创作期的建筑师,以表彰他们曾经超前于时代的建筑研究和至今仍卓然于世的经典建筑作品,其中有2003年的伍重、2013年的奥托;又如授予坚守地域价值和传统建造,用工匠精神诠释一种诗意的、经验胜于实验的少数价值的建筑师,其中有2006年的达?洛查、2009年的卒姆托、2011年的德?莫拉、2012年的王澍、2017年的RAR;再如授予致力于应对危机,体现建筑的社会关怀与人道主义的建筑师,其中有2014年的板茂、2016年的阿拉维纳。正如普利兹克奖执行总监玛莎索恩女士所说:“这个奖在演变,而且评委成员变得更加多元化”,“如果一个奖是独立和公正的,而且有个好的评委会在尽心尽力,它最终会让这个奖具有实力”。各大国际建筑奖在几十年的运作和发展中,不断审视建筑之于当下的意义和建筑之于未来的潜能,长居全球建筑探索的前沿。中国建筑师连续十三年获得国际获奖,也表明某种国际前沿的建筑价值观理解并认同了他们理念和实践中的某些特质。因而这16组建筑师也得以作为一个群体,从中国大陆几万名建筑师中凸显出来。本节将从评审辞、大事记和统计表三个侧面、三种方式概览这个建筑师群体。

  3看回来——哲学工具

  3.1研究路线与理论工具
  3.2德勒兹哲学的思想特征
  3.3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潜行
  3.4本章小结

  4鵪勒兹哲学的体系化认知

  4.1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简述
  4.2“高原”(Plateaux)——在地的认识论
  4.3“游牧”(Nomadic)此时此地,打开压抑的生命
  4.4“根茎”(Rhizome)——此时此地,关联自由的世界
  4.5生成”(Becoming)介入的行动论
  4.6本章小结:一切皆是此刻一一从“潜在”到“现实”

  5  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商原”(Plateaux)

  5.1建筑的时间存在——实体的历史
  5.2建筑的地域存在一_时间的地层
  5.3高原的文脉——潜在之域的现实化线索
  5.4本章小结:“群像“断面

  6群像”的建筑价值覌之一:思考原則——“游牧”(Nomadic)

  6.1思想转向:从“本质之思”到“问题之思”
  6.2建筑学的游牧精神
  6.3将无意识写入建筑一一“解域”
  6.4本章小结:“群像”断面

  7“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二:恩维田?——“根茎”(Rhizome)

  7.1思维转向:由“纵向思维”到“横向思维”
  7.2“建筑一世界”:根茎式的认知框架
  7.3自组织的建筑——“机器”
  7.4本章小结:“群像”断面

  8“群條”的建筑创作逐辑一“生成”(Becoming)

  8.1建筑的生成
  8.2介入对象“图解”(Diagrams)
  8.3介入时间——“不合时宜”(Timeless)
  8.4介入空间——“褶子”(Fold)
  8.5本章小结:“群像”断面

  9  结语 

  国际建筑奖,即通过对建筑师和作品的表彰,推动全球建筑学前沿价值的思考。本文沿着国际建筑奖的线索与价值观,借用德勒兹哲学理论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体系解读获奖中国建筑师“群像”,在建筑和哲学的双重语境下探求当前西方和中国对于建筑价值与本质理解上的相通点。近年来国内建筑讨论的热点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如数字设计、BIM、海绵城市、低碳乡村,总体看来以表层应用的讨论为主,“建构”等趋近建筑学本体的讨论并不多见。建筑学是个行动学科,建筑表层应用的讨论和建筑深层本质的讨论理应同样重要,但从更普遍的人类文明规律看,表层的应用趋势总是来自于深层的本质需求。生命的本质,是德勒兹一生所创造的这个不断生长的概念艺术装置的运转目标,也是本研究希望到达的彼岸。
  9.1碎镜”(Comminuted Mirror)
  “群像”是什么,碎镜(Comminuted Mirror)碎镜的建筑学意义“群像”犹如一面“碎镜”一旦任何镜像关系产生,镜体就即刻粉碎的镜子,原本的镜中之像是西方现当代建筑。西方对中国当代建筑学的影响无法否认,今时今日也没有了否认的必要。人类社会的现代性从西方走向全球,现代建筑也是西方发明。粉碎后的镜中之像虽然形神难辨,但从碎屑中凝神观察,若镜中有像,就仍是西方之像。王澍本科时痴迷于路易斯?康在现代建筑的乱世战场中将建筑推近本质的创举,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混凝土框架中填充地域材料的手法其镜中之像正是康的萨克生物研究学院;马岩松也多次谈到恩师扎哈?哈迪德为他打开了一扇门,一贯的非线性手法和永不重复自己的创作原则正是继承了扎哈的衣钵,哈尔滨大剧院形式张力其镜中之像正是扎哈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学界对于“超越”的讨论一直延续至今:王澍是否达到康在战后美国远离建筑本体的折衷主义道路上的英雄角色?马岩松是否有扎哈早期建筑生涯的坚决和鲜明、批判和抗争?本文将“群像”的面貌指向“碎镜”,那么这个论题在本文的语境下就显得不那么合时宜:镜体已粉碎,即使从碎屑中窥到任何西方现代建筑之像的蛛丝马迹也无法说明什么,因为镜像关系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新“像”,而它是中国的。他们的作品中还有与西方建筑神似或形似的片段,但它所表征的依然是一种重建的本土建筑学。基于“碎镜”的“群像”内涵也可以这么理解:他们有对建筑学先进知识敏锐的嗅觉和投射到自身的本能,他们也有在投射完成之时即刻粉碎自身并投入“投射一粉碎一再投射一再粉碎”这一过程的本能。投射和粉碎的本能相互依存在“群像”的认识论之中,解放了他们潜意识中自由独立的思考原则一一挣脱一切陈旧的现实束缚和连接差异的思维图像一一吸收一切未知的先进知识,从而永葆创作热情和初心。粉碎是常态,由每一个不断突破自己的“投射一粉碎”的瞬时组成,这也是德勒兹描绘的生命哲学本质:一切皆是此刻一一从“潜在”到“现实”。“群像”背后有什么——空(Void)空的建筑学意义,建筑建造的是实体,而使用的是空间。空之于建筑学本质,是眼前空无一物,也能拥有全世界;空之于建筑师和建筑创作,是谦虚、审慎下的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建筑学内部的所有对象,都可以在建筑学之外存在:哲学、美学、数学、心理学、物理学……但从某个层面上看去,建筑仍是个集大成者,就像龙卷风璇涡中夬的空腔一一将天地万物拧成一股并为之所用,因而世间易于被人感知的空间大多存在于具备深邃品质的建筑之内。
   9.2小结
    “群像”将当代的某种“中国性”展示给世界并受到西的方关注和认可。这种中国性并非某种浮于表面的中国符号抑或中国风格,现代主义建筑在由社会思考转变为国际风格之时也昭示了其必然终结的这段历史可作为前车之鉴。作为思考和行动存在的真正有活力的当代建筑学,才是西方建筑学前沿所认同的价值,也是“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论题下东西方达成相互理解的“任意门”所在。“群像”身上反映着中国和西方之间越来越模糊的界哏:他们既有对中国文化的咀嚼、吸收与呈现,又有西方文明中对人文性和社会性的关注,不断融合、探索以达到深层认知上与西方的同构共思。借助德勒兹哲学,本文对“群像”在后现代视阈下的特征有了较为立体的把握:眼观潜在,心生未来;坚持独立,思考差异;定位对象,介入时空。在认识论层面,“群像”眼观潜在,心生未来。世界时时刻刻处于从潜在到现实的进程之中,而建筑学的任务恰恰是构建一个真实而愉悦的现实,从而把人类推向未来。历史与地域可以理解为潜在之域不断现实化过程中的某个“亚稳态”的存在,文脉作为历史与地域形成的线索,也成为了建筑学从潜在之域中构建现实的线索。对这种潜在的观察,是建筑师深入骨髓的一种自觉。在价值观层面,“群像”坚持独立,思考差异。他们关注建筑永恒的内在生命力。他们拒绝一切标准答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解答,不断将个体的潜在诉求解放出来,令其自由流动才能形成永恒的内在驱动力;他们拒绝同一因素的传承,坚持差异因素的自主连接,差异对象的连接才能形成永恒的内在生产力。诉求流动和差异连接,才能令建筑(architecture)抵达房屋(building)无法抵迗的一个完整而丰盈的人类生活世界。在方法论层面,“群像”介入对象,介入时空。建筑创作需要挖掘看不见的力量,令拥有美好形式的建筑同样拥有温度。他们对真实世界的种种对象一一建筑与人类、自然、社会、历史、地域等一一进行介入与定位,再将被定位后的建筑介入真实世界的时间和空间,为对象开启一段建筑的时空旅程,从而完成了对建筑物态的超越。建筑创作的新,应是生命力的新一一不断呈现自身所是;而不是新的流行、新的符号等自身以外的附加物。
  9.3主要创新点
  对21世纪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进行完整梳理和呈现,聚焦现象背后中国大陆建筑实践条件的变化和21世纪中国建筑的国际化语境与内部思潮的相互作用。本文并未从把国际获奖现象作为定性为脱颖而出从而对内部思潮进行直接探讨,而是将视其为获奖建筑师的思想特征与西方有共同点从而被理解和认可,并将把握当代中国建筑在外部语境中的“镜像’’作为准确认识当代中国建筑的一种方式。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中国建筑师为何受到国际关注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对于进一步研究当下中国本土建筑实践和西方前沿建筑价值各自涌动的新气象有启发意义。2)脱离对具体建筑师和建筑作品的单独分析,引入“群像”的研究视角。“群像”中的大部分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已由大量个案研究、群体研究传递给学界而被人熟知。这群建筑师又在本文所关注的国际建筑奖这个兼具时代性和客观性的现象的筛选中重新聚集在一起成为“群像”并置入到建筑话语的讨论之中。“群像”内涵凝聚于西方和中国、建筑和哲学两个双重语境中,析出的共性层面的认知基础、思考原则、思维图像、创作逻辑,已突破了单一建筑师和单一建筑作品本身的解读。对德勒兹哲学做了较为全面的体系化认知,并通过对其哲学体系的借用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应用于建筑思想层面的研究。在中文建筑学语境中与德勒兹相关的研究,多专注于单一概念或某几个关联概念,鲜有概念的体系化梳理和认知,在应用阶段也多将具体概念用于参数化设计等设计思想与方法研究,而鲜有在理论与话语层面以建筑思想为研究主体。当下的建筑学内部对象正处于越来越离散的多元状态之中,打开任何一个论题都得面对其中各方复杂的作用力。所以,本文引入德勒兹哲学也是对建筑思想如何“形散神不散”并应对于复杂作用的研究所进行的一次理论尝试。
  9.4不足与展望
  建筑的本质是不可言说,这是十多年来建筑最吸引笔者的地方。对于建筑的状态、氛围、时刻、空间等产生的感受,常常丰富、强烈、深刻、独到却难以描述,但在阅读德勒兹的概念文本却能令很多往日遗留于心的不明感受像被点了穴一般豁然开朗。这和建筑现象学、建筑心理学完全不同,对于德勒兹哲学理论的阅读兴趣就在那时开始萌芽。虽有兴趣和热情相伴,也无法减轻写作过程的困难艰深。严谨的逻辑论证是科技论文的基础,但德勒兹理论充满了不确定性,笔者多年养成的建筑直觉又常常在脑海中伺机而动……逻辑框架和部分章节的成稿虽经历了多版调整,但笔者自知仍有推演不够到位、论证不够深入疏漏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在意识到存在不足之处的同时,笔者也对为这个论题的艰难尝试所带来的启发和未来的研究可能性心生期待:研究的深入,“群像”的扩大,“工具”的革新“群像”表征了当代中国建筑学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建筑师群体,在WTO时代的变动中“以动置动”,扎得更深、望得更远,立足中国的同时与国际的设计环境和学术领域高度互动。他们将带起更多建筑师的转变与成长,争取更宽阔的国际化成长空间。对当前“群像”更为深入研究和对“群像”变化的持续考察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长期课题。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实践条件的变动一直在持续,“群像”的人员、内涵在变,国内外、东西方的界限在变,哲学“工具”在变,全球建筑的前沿价值在变。当下一个变局的新“群像”形成,下一轮知识的新“工具”催生,新的研究必将带来更多启迪。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