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建筑论文 > 建设视角下的西南新地方建筑实践研究

建设视角下的西南新地方建筑实践研究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0-08-21 22:29|论文栏目:建筑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00821,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0-08-2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建筑论文文章《建设视角下的西南新地方建筑实践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建筑通过水泥砂砖基层与当地青石板面层的组合,旨在打造出当地传统石板房的特性,唤起人们对于摆拢苗寨传统石板镇的记忆。摆拢苗寨民俗综合体在形制上延续了当地传统乡土建筑的立面与屋顶形制特点,并进行了双坡屋顶至单坡屋顶的转化;利用传统民居建筑的开敞性庭院空间转变为封闭性天井空间来满足当地居民已经转变的生活模式,增添了私密性。材料上将当地传统青石板与砖材结合使用,适当延用了当地就地取材的建造习俗,并融合了现代的材料与技术。但该项目的建造脱离了当地传统工匠与村民,使当地传统建造经验没有得到延续,并且空间布置上没能满足当地居民的使用需求,造成了该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居民在方院上加设塑料顶棚的结果。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各地可持续发展的热度渐胜、全球化热度的减弱,人们的思想不再是一味地追求新颖和追赶潮流,而是趋向于追求民族化、乡土化、地域化。乡土建筑作为一个地区的物质文化承载,其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征,使其成为了近年来追捧的对象。国内外也相继开始了乡土建筑研究的热潮。国外早在 1997 年剑桥大学就已经出版了较为系统的由保罗·奥利佛编著的《世界乡土建筑百科全书》,其后为了乡土建筑更好的文化传承,出现了众多有能力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大师;国内随着乡土建筑思想的不断涌入,民族建筑师们加大了对乡土建筑的研究力度,并积极对新乡土建筑进行实践研究,以期能够探索出乡土建筑文化传承的策略。西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远离中原聚居地及汉文化所在地,因此地方民族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特色突出。因其少数民族众多,因此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较为丰富,从而造就了多样的传统乡土建筑形式。我国西南地区多高山、多盆地,气候潮湿,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条件艰苦不易于深入调查。我国学术界虽然对新乡土建筑的发展做过较多有价值的分析研究,但大多数只停留在对传统材料和形式的表层模仿,并没有就如何将传统乡土建筑转化为新乡土建筑设计语言,以及如何改进传统建造材料与技术使之适应当代经济文化背景来进行研究。因此我国西南新乡土建筑的深层次研究成果较少,基于多案例的田野调查研究更是缺乏,将新乡土建筑理论体系化的研究就更为少见。
  1.2 相关理论解读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 40 年代刘敦桢在西南地区的建筑调查开启了我国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到 50 年代末,他撰写的《中国住宅概论》和《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开启了中国乡土民居建筑的研究。20 世纪 80 年代初,乡土建筑研究开始复兴。“对乡土建筑的研究主要是对乡土建筑的描绘和测绘,对传统材料和形制进行分类、命名以及文献整理,用拉普波特(R.Rapoport)的话来说就是处在一种自然地历史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造成了传统乡土建筑的大规模改造和破坏。许多学者开始意识到传统乡土建筑是文化传统传承和地方文化多样性保留的一个重要载体,他们开始挖掘和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及其文化传统,将乡土建筑作为增强地区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方法。1989 年起,陈志华、楼庆西和李秋香等带领学生调查了遍及八个省的约七十个村落,他们的工作成果有著作、测、摄影、专题调查报告四个部分。其主要出版著作有《诸葛村乡土建筑》、《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关麓村乡土建筑》、《婺源乡土建筑》、《乡土民居》、《凝视:楼庆西建筑摄影集》以及《乡土瑰宝》系列丛书(《户牖之美》、《宗祠》、《雕梁画栋》、《千门万户》、《雕塑之艺》、《村落》、《住宅》、《庙宇》以及《文教建筑》)。这些调查研究以传统乡土建筑为主;这些传统乡土建筑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真实反映了当地的地域特色、生活习惯。在一些受到专业调查的传统乡土建筑中,有些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文化明村,有的甚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以文物保护单位的形式得到了就地保护或易地保护。这是我们常见的具有文物价值的乡土建筑的保护方法,但都不尽如人意。就地保护的乡土建筑因为当地居民的使用,必然会因为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变;易地保护由于失去了乡土建筑的原生态,其文物价值有所衰减。因此,新乡土建筑的研究就更为必要,其能为传统乡土建筑的文化传承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由于我国西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异的气候条件,自古以来便适宜于人类的繁衍生息,近年来也吸引了各个方向学者的研究。然而因为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各个研究难免有没能深入到的区域,因此相互也缺乏借鉴与参考。西南传统乡土建筑作为当地人文的有力代表,存在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如刘敦桢先生的《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刘致平先生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中的四川居住建筑部分、蓝勇的《西南历史文化地理》、《云南民居》、《西藏民居》、《丽江民居》以及《四川民居》等,这些研究都详尽的记录了西南各地区传统乡土建筑的特点。最近更有季富政先生的《中国羌族建筑》、《巴蜀城镇与民居》等从不同的气候特征来分析乡土建筑类型差异及乡土建筑文化;蒋高宸先生的《云南民族住屋文化》、《建水古城的历史记忆》则是以技术为出发点来研究西南乡土建筑;除此之外,山地建筑的研究同样也是对西南传统乡土建筑研究的丰富。根据以上分析,我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发展历程如下表所示:
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西南传统乡土建筑营造体系

  2.1 西南传统乡土建筑环境
  杨振宇曾在其《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一书中把“西南”分成“狭义的西南观”和“广义西南观”两种。狭义的观点是来自于《后汉书》中《西南夷列传》的概念,指的是川西、云南、贵州等地区;然而广义的西南观则结合了人文与自然的因素,划出了包含川、藏、滇、黔为主的领域。刘敦桢先生也曾对西南有过一个大概的定义“窃以为西南诸省之含义,在地理上,系指四川、西康、云南、贵州、广西五省而言,即东经 93 度~113 度,北纬 21 度~34 度之间”。童恩正先生在其《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中对于“西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中国的西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藏自治区,其西部为西藏高原,南部为云贵高原,北部为四川盆地。全境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动植物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故而品种繁多,物产丰饶,十分适宜原始人类的繁衍生息。从地理位置上看,本地区北接黄河流域,南与印度、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为邻,是连接亚洲人陆腹地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这段描述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西南概念。本次研究所指的“西南”结合本次议题和多民族特性的考量,决定本研究的“西南”主要指狭义的“西南观”,为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西南各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为:①地理位置:贵州为我国西南重要交通枢纽;云南南部与 3 个东南亚国家接壤;四川位于我国西南、西北和中部的结合地,是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交通走廊;②地形地貌:贵州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云南地形地貌为一定的高原面,大面积土地高低纵横;四川西部为高原、山地,东部为盆地、丘陵;③气候: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云南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南北气温相差 19℃;四川气候垂直变化大,东部冬暖、西部寒冷。
国外乡土建筑研究的发展历程
  2.2 西南各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造体系
  在贵州,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特性,其不同的文化特性充分的反应在当地传统乡土建筑上。①形制与功能:贵州地区的空间形制大多数以一明两次三开间的形式为主,有的采用一正一厢三开间“L”形格局、一正两厢“U”形格局或四合院形式等。以当地布依族民居为例,一明两次三开间形式共设置有六个房间。明间前部设堂屋,明间后部为老人卧室或贮藏间,左右次间分隔有四个房间,其前部设卧室,后部分别设厨房和贮藏间。一正一厢三开间“L”形的布局多为正房三间、厢房两间的形式。其正房堂屋后部的老人卧室向外凸出,堂屋入口做吞口处理,其余设卧室;两开间厢房设厨房、客房或杂物间。贵州乡土建筑层数主要为 1-3 层,有的具有架空层,架空层主要用来牲畜饲养或堆放农具、杂物等,体现了贵州当地的农耕文化特点。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出贵州地区各民族火塘的设置略有差异。贵州东、西部方言区的苗族民居,火塘设于次间前半部;中部方言区的苗族将火塘设于次间后半部;屋面多为歇山顶;苗侗族一般将正门设于建筑侧面。布依族民居一般将正门设于建筑正面,布依族吊脚楼建筑中火塘一般设于靠山一侧实地上,许多布依族民居屋顶做成歇山顶。②结构与构造:贵州传统乡土建筑中,吊脚楼建筑主要采用干栏式木结构体系,屯堡建筑主要采用木构穿斗式结构体系。贵州地区吊脚楼于构造方面,由于檐口出挑较大, 挑枋多为两层,成为“两重挑”,上挑较小, 称为二挑,下挑较大, 承受檐口的主要重量,称大挑。大挑有时做成大刀状或马头形, 因此也叫“大刀挑”或“马头挑”。大、小挑的出挑尺寸及弯曲状况对屋顶的坡度及檐口造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木构穿斗式结构体系的屯堡建筑构造方式主要采用木构架支撑楼板和房顶,以传统的立贴屋架为主,单排屋架由柱、瓜和穿枋以卯榫连接组成。③材料与技术:贵州传统乡土建筑的选材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黔东南、铜仁等盛产木材的地区,建筑材料除屋面采用青瓦外,全部使用木结构,例如木楼楞、木楼板、木檩条、木墙板等;在贵州安顺等石漠化较严重地区,主要采用以石材为主的石木材料,例如木框架、石门窗、石墙、石屋顶、石柱和石雕。其中,木头墙采用木枋横装、木板竖装和圆木绑扎等多种技术形式;石头墙采用石块干砌、卵石垒砌、石板镶嵌等多种技术手法;泥土墙采用夯实或土坯,或两者结合使用;有的于泥土墙外加抹石灰,或全抹,或只抹窗户四周;竹子墙采用蔑条编织、毛竹编织,或竹席围护,其上大多抹有灰浆,灰浆是由稀泥、或牛粪制成,或者是由和有谷壳、稻草的稀泥和牛粪制成;墙体中山墙部位有的底部用石头,中部用木板,上部用竹子;有的中部用泥土,上部用竹子、秸秆或茅草等。④工匠与工艺: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出贵州传统乡土建筑的建造主要由当地工匠和居民们共同完成。其建造工艺由当地木匠、石匠、泥瓦匠等代代相传而来;主要有石板房的石板干砌或浆砌工艺,干栏吊脚楼建筑的绑接、榫卯工艺。

  第三章 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案例研析

  3.1 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调研案例的选定
  3.2 贵州地区新乡土建筑实践案例研析
  3.3 云南地区新乡土建筑实践案例研析
  3.4四川地区新乡土建筑实践案例研析

  第四章 西南新乡土建筑营造体系

  4.1 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案例营造体系及空间组构量化分析
  4.2 西南新乡土建筑营造体系要素内涵
  4.3 西南新乡土建筑营造体系框架

  第五章 营造视野下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发展方向

  5.1 开放化
  5.2 对立共生
  5.3 高技化
  5.4 可持续性

  结 语

  新乡土建筑是对传统乡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其在乡土建筑的基础上剔除掉不适用于当今时代生活模式的元素,结合现代技术、材料、构造方式来适应本土的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等,是当今时代建筑对于地域适应性的反应。本研究的结构立足于营造体系理论之下,通过对西南传统乡土建筑与西南新乡土建筑营造体系在形制与功能、结构与构造、材料与技术、工匠与工艺这四个方面,采用类型学、社会学等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思考;从而建构得出西南新乡土建筑营造体系,并对西南新乡土建筑发展方向进行理论概述,为今后我国西南地区的新乡土建筑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本次研究的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西南新乡土建筑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新乡土建筑相关的理论解读,以及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西南传统乡土建筑营造体系,并依据营造体系四项要素详述其内涵,并对比分析总结出西南各地区传统乡土建筑于营造体系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性;第三章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内容,本章中论述了西南各地区代表性的新乡土建筑实践案例,对其营造体系各要素特征进行总结,并结合各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造体系各要素特征作类型学分析并总结;第四章根据前几个章节的分析对西南新乡土建筑营造体系进行理论建构,并于第五章对营造视野下的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由于本文的研究时间与篇幅有限,本文缺乏对营造体系要素更深层次的分析,历来各界学者对待新兴事物的态度大多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广义到狭义的。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营造理论与西南新乡土建筑的初步融合,以宏观的角度来探讨西南新乡土建筑营造体系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做好铺垫工作。对于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笔者认为应需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案例的详细经济指标分析由于本研究时间有限,并没有对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案例造价的详细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该部分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后续研究需要注意的方面,即应加强对新乡土建筑经济指标的分析与研究,以便当地居民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新乡土建筑建造方案。2)针对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案例的具体营造体系要素内涵的深入挖掘西南新乡土建筑的实践具有多样性,其特征很难一一概括;营造学的复杂性使得体系要素丰富多样。因此,后续研究应当积极深入拓展营造体系要素内容,并进行不断地丰富更新,以期能够更全面的对西南新乡土建筑进行研究。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建设视角下的西南新地方建筑实践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